西方学者弗兰克写道:“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下列能够支撑弗兰克本人观点的是
A.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
B.欧洲的殖民扩张强行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
C.各地资源和财富的涌入促进了欧洲的崛起 |
D.人类各地区的交往加强了经济文化的融合 |
电视剧《当家的女人》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大队书记带人搜查各家各户私养的羊.兔,“割资本主义尾巴”,女主人公菊香说:“都说是上边政策已经放宽了,你们怎么还这样做呢?”该情节反映的历史时期大致处于()
A.20世纪50年代初 | B.农业合作化时期 |
C.“文化大革命”初期 | D.20世纪50年代末 |
中国领导人在不同场合表示,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改革开放与和平崛起的大国,中国已下定决心,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内环境,集中精力发展自己,又以自己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国领导人关于“和平崛起”的表述向国际社会传递的信息有()
①“冷战”后传统不安全因素不再对和平构成威胁②中国的崛起对国际社会不是威胁而是机遇③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④中国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处于明显优势,和平崛起成为可能
A.③④ | B.①② | C.②④ | D.②③ |
吕思勉在《中国通史》“衣食”篇中提出,“以中西的服饰相较,大体上,自以中国的服饰为较适宜。现在的崇尚西装,不过一时的风气罢了。”材料表明作者的观点是()
A.西装必将风行全国 | B.传统服饰有强大的生命力 |
C.中西服饰各有特点 | D.列强侵略引起服饰变化 |
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借地,外国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这番话表明孙中山()
A.继续坚持原来的三民主义 | B.在民族主义问题上有了新的认识 |
C.在反帝问题上仍模糊不清 | D.对帝国主义尚存在不切实际的幻想 |
唐人有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但直到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了十多件精美的秘色瓷,最终印证了唐代就生产秘色瓷而非五代。以上材料能够说明获取史料的有效途径有()
①文学记载侧面反映②考古发掘③史书记载④民间传说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