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中期英国出现了一种“大众消费主义”。当时的“英国所独有的不是消费的欲望,而是大多数人消费的能力。……社会模仿的巧妙使用本来只买‘体面商品’的人购买‘奢侈品’,使本来只买‘必需品’的人购买‘体面商品’……事实上,时尚及其利用者提高了人们‘金钱准则’的水平”。造成上述消费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
A.海外殖民掠夺带来了巨额的财富 |
B.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英国境内商品更丰富 |
C.追求时尚成为当时消费的主流 |
D.工业革命导致生产效率和国民收入的提高 |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 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2008年10月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引发亿众关注,同样引发媒体的热议:《长江日报》(10月10日)评论指出:农村改革的关键是“还权于农民”。对这的“还权”理解准确的是
A.还权于农民的“权”是指土地所有权 | B.还权于农民是将基层民主权还给农民 |
C.还权于农民的“权”是指土地承包经营权 | D.“还权于农民”就是倡导土地私有化 |
下图是1949年到1960年我国粮食产量的变化情况,根据所学史实判断下列对1952年粮食产量上升和1960年粮食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1952: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1960:自然灾害 |
B.1952: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1960:“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C.1952:互助合作运动开展;1960:“八字方针”的提出 |
D.195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1960: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自然灾害 |
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层次是
① 沿海开放城市② 经济特区③ 沿海开放区④ 内地
A.①②③④ | B.④③②① | C.②③①④ | D.②①③④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形式是
A.土地转归个人所有 | B.建立人民公社 |
C.允许土地买卖 |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