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卢梭认为“自从人类察觉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不久便可以看到奴役和贫困伴随着农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长”。这段话表明卢梭认识到了

A.财产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B.专制统治致使人民贫困和遭受奴役
C.争夺食物是人类冲突的重要原因
D.奴役与贫困是伴随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农村的生产关系已出现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B.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
D.经济建设的速度超越了客观规律

1952-1957年间我国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例上升了近10个百分点,其最重要的原因是

A.国民经济恢复的完成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 D.“大跃进”运动的推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其中发展最快的行业是

A.面粉业、烟草业 B.烟草业、纺织业
C.化工业、面粉业 D.面粉业、纺织业

1904—1907年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份,引起了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以上材料说明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

A.与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机相联系,带有爱国的性质
B.直接推动力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欧洲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经济侵略是主要原因
D.是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政策的结果

1935年以后,中国工业各行业普遍出现较好的发展局面,其原因是
①国民政府开展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
②中国人民开展的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创造的机遇
③帝国主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④“币制改革”对生产的刺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