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论述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 )
| A.儒家 | B.道家 | C.法家 | D.墨家 |
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下图为该名录构成示意图,从中可得到的正确认识是
| A.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
| B.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
| C.抗日英烈都牺牲于1937年—1945年间 |
| D.国民政府的军队在抗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
梁启超在《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中说:“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下列关于这三回革命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A.汉朝的革命打破了夏商周以来官僚政治的局面 |
| B.周朝的革命体现了族权和政权的结合 |
| C.辛亥革命使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 |
| D.辛亥革命开启了进步的闸门,使反动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这里的“更现代化的政府”应该是指
| A.君主专制政府 | B.民主共和制政府 |
| C.君主立宪制政府 | D.人民民主专政政府 |
有人对中国近代某一卖国条约的危害作了形象描述:荷枪实弹的强盗不仅蛮横的拆除了我们家的大门,而且耀武扬威的开进我们的院子,旁若无人的站在我们家的甬路两侧,甚至还颐指气使地闯进我们的堂屋,用枪指着我们的脑袋。这一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而且是以侵犯所有制来揭开的,……在梭伦所进行的革命中,应当是损害债权人的财产以保护债务人的财产。”(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确切地说,恩格斯在这里所指梭伦实行的“所谓政治革命”措施所代表的是
| A.全体公民的利益 | B.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
| C.新兴工商业的阶层利益 | D.下层平民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