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我国思想界出现复兴儒学的运动,这一运动发生的思想背景主要是( )
A.佛教和道教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 B.佛家传入中国和道教兴起 |
C.佛教、道教和儒学已经相互影响 | D.汉唐儒学不能容纳佛教、道教 |
1912年春,孙中山代表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两个“临时”的提法从本质上体现了()
A.革命党人为袁世凯夺权留余地 |
B.革命党人追求民主共和的精神 |
C.孙中山不计较个人名利的品质 |
D.中华民国政权还缺乏人民支持 |
下表汇总了新中国以来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所发行的邮票,其中60周年的纪念邮票与之前相比,其主题最主要的变化在于()
纪念周年 |
枚数和内容 |
20周年 4枚 |
毛主席在著作、八路军东渡黄河、人民战争胜利、光荣参军 |
50周年 8枚 |
七七战火、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敌后游击战、芒友会师、华侨捐献、台湾光复、伟大胜利 |
60周年 4枚 |
全民抗战、中流砥柱、诺曼底登陆、攻克柏林,1枚小型张:和平与正义 |
A.突出了中共在抗战的地位
B.肯定了美苏两国对中国抗战的援助
C.肯定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
D.强调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作用
1940年9月7日,蒋介石下令“各战区应以十八集团军此次在正太、同蒲、平汉各路之游击破坏动作为法则……加强敌后游击战,专以铁路、公路、水路各交通线与兵站、仓库、飞机场等实施有计划、有组织之长期破坏。”由此可见()
A.国民党开始以游击战作为对日作战的主要方式 |
B.在抗战战略防御阶段,游击战引起了国民党的重视 |
C.游击战适应了当时新的形势发展的需要 |
D.国共两党己经对如何取得抗战胜利的基本策略达成了共识 |
“日本作战计划,系图强渡黄河,破退华军。此项计划,于今已告失败。中国方面为保卫大徐州所做的苦斗,显系此次中日战争中最大之会战。其结果,华方已获胜利,……(日军)今兹遭逢惨败,应无颜再向国内民众如此矜夸。”(纽约《先锋论坛报》)该材料评述的是()
A.喜峰口战役 | B.枣宜会战 |
C.平型关战役 | D.台儿庄战役 |
有学者统计得出,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9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大的战斗有496次,占整个抗战时期的44%,共伤亡137.6万人,占整个抗战时期伤亡人数的43%。材料可以说明()
A.相持阶段,国民党积极抗战 |
B.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侵华的全部力量 |
C.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