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之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这句话( )
①反映了追求世俗人生乐趣的愿望
②与禁欲主义主张相矛盾
③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主张
④说明了人们对现世生活悲观绝望的态度
| A.①④ | B.②③④ |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围绕以下《外交大事记》的一块展板,四位同学展开讨论,其中观点正确的是
| 外交大事记 |
| 1981年底,中国明确表示肯定和原则支持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的维和行动,并开始缴纳有关摊款。 |
| 1986年,中国政府应邀派人前往中东实地考察了“停战监督组织”。 |
| 1988年,中国成为联合国维和特委会成员。 |
| 1990年,中国首次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派遣观察员,积极参加在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
甲:中国发展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乙: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
丙: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丁:为中国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 A.甲、丙、丁 | B.乙、丙 | C.甲、乙、丁 | D.丙、丁 |
直接参与第二次中东战争的国家有:
①英国 ②法国 ③埃及 ④美国 ⑤以色列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⑤ | C.②③④⑤ | D.①②③④⑤ |
20世纪上半期英美关系发展的趋势是
| A.由争夺世界霸权到英国追随美国 | B.由互不干涉到积极争夺世界霸权 |
| C.由争夺世界霸权到美英共同反共 | D.由互不干涉到共同掌握世界霸权 |
日本右翼文人中村粲在《大东亚战争的起因》中说:“当时各国形成了各自的经济区……苏联有苏联的区域,美国也建立了自己的区域,设置很高的关税壁垒。当时就是在这种情况,世界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展开贸易,形成排斥他国的地区经济。基于当时的情况,日本不得不关注满蒙。”上述材料反映日本大举侵华的一个客观背景是
| A.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使得经济出现区域集团化 |
| B.社会主义苏联和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不同的市场 |
| C.经济大危机导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激烈的经济战 |
| D.日本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制订了对外扩展的大陆政策 |
二战后期,主要大国为了争取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和对战后世界进行安排,召开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会议。下列各项条款中,属于雅尔塔会议内容的是
| A.“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归还中国。” |
| B.“霸王战役应……同法国南部的战役相配合。” |
| C.“我们的宗旨是……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 |
| D.“德国无效果及无意识抵抗……所得之结果,……可为日本人民之殷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