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贝根据表一、表二所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和密度,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
表一几种常见物质的比热容 表二几种常见物质密度
物质 |
比热容/ J/(kg.℃) |
物质 |
比热容/J/(kg.℃) |
物质 |
密度/kg/m3 |
物质 |
密度/ kg/m3 |
水 |
4.2×103 |
冰 |
2.1×103 |
纯水 |
1.0×103 |
冰 |
0.9×103 |
酒精 |
2.4×103 |
铝 |
0.88×103 |
酒精 |
0.8×103 |
铝 |
2.7×103 |
水银 |
0.14×103 |
铜 |
0.39×103 |
水银 |
13.6×103 |
铜 |
8.9×103 |
A、固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
B、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温度的变化一定相等。
C、体积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铜块吸收的热量多。
D、体积相等的铝块和冰块、铝块质量是冰块的3倍。
卢瑟福提出的假说最接近实际,他认为原子中心有一个带正电的原子核,带负电的电子绕原子核高速旋转,人们把这种模型称为_____________模型。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这是因为摩擦后的玻璃棒()
A.得到电子 | B.失去质子 |
C.失去电子 | D.得到质子 |
知道了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则所组成,知道了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所组成,就能解释物体的带电与不带电。一个物体没有带电,是因为()
A.物体内部没有电荷 |
B.物体内部原子个数与电子个数相等 |
C.物体内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 |
D.物体内原子核的正电荷数与一个电子所带负电荷数相等 |
为什么用粉笔写字,会在黑板上留下字迹?
一根纱线容易拉断,一根铜丝不容易拉断,这一现象说明()
A.纱线分子间不存在引力,铜丝分子间有引力 |
B.纱线分子间的引力比铜丝分子间的引力小 |
C.纱线分子间有斥力,铜丝分子间不存在斥力 |
D.纱线分子间引力小于斥力,铜丝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