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们所使用的石头纸、环保手提袋和购物袋,主要原料是具有环保意义的碳酸钙。为测定某石头纸中碳酸钙的含量,某同学称取10g碎纸样品放入烧杯中,将50g 盐酸分5次加入烧杯。实验数据见下表(假设纸张其他成分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
10 |
10 |
10 |
10 |
10 |
充分反应后烧杯及烧杯中物质总质量/g |
209.12 |
218.24 |
227.36 |
236.48 |
246.48 |
(1)10g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最多生成 g气体。
(2)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小明同学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并进行计算.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放入锥形瓶里,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假设其他杂质不与盐酸反应).
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数据处理】
(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请帮小明计算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并写出计算过程:
实验过程如果有部分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因溶解于水而没有全部逸出,造成计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Vc”)会患坏血病.下图所示为某种“维生素C”说明书的一部分,请回答:
(1)“V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
(2)若正常成人每天对“Vc”的最低需要量为60mg:当这些“Vc”完全来自上图的“维生素C”时,则每次服用“维生素C”至少片.
现有HCl与CaCl2的混合溶液,为了分析混合溶液中HCl和CaCl2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数据】实验共记录了两组数据:第①组,气体吸收完全后,NaOH溶液质量增加4.4 g;第②组,沉淀完全后,经过滤、洗涤、烘干后得到固体的质量为10 g。
根据实验设计及有关数据进行分析与计算:
(1)混合溶液中HCl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只写结果)
(2)混合溶液中CaCl2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实验中混合溶液与Na2C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经过滤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不考虑过滤中的损失。只写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
(4)若在100 g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10.6% 的Na2CO3溶液,请你画出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的关系图。
某同学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向烧杯中加入4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铜溶液,另取两只试管,向其中一只试管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向另一只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第一步:如图所示,将试管放入烧杯中并在天平上称重。
第二步:先将氢氧化钠溶液倒入烧杯中,能观察到的反应现象是;随后再将足量的稀硫酸倒入烧杯中,能观察到的反应现象是。
第三步:将两只试管放回烧杯中,并将烧杯重新放在天平的左盘上,能观察到天平指针(填“偏左”、“偏右”或“保持不变”)。
计算:若使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计算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将一定质量的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将生成物依次通入盛有足量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实验测得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增重5.4克,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增重8.8克。试计算:
(1)混合气体中甲烷的质量(写出完整的计算过程)
(2)混合气体中甲烷和一氧化碳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混合气体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