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请回答:
材料一:“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1)材料一中“我办了一辈子事”是指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朝较为开明的官员发起的什么运动?该运动中提出了哪些口号?
材料二:见下图:
(2)根据材料二所示信息,戊戌变法失败后,在就义前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是谁?其中“贼”是指谁?出现“无力回天”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指民主)'赛先生'(指科学),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陈独秀
(3)根据材料三,陈独秀等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德先生”和“赛先生”两面大旗,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列举该运动中两位代表性人物的名字。
材料四:电视剧《走向共和》已经和观众见面。此剧写无数仁人志士不懈改革,不懈追求、探索,甚至是革命的历程。这段历史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三十年。这场战争打中国打痛了,打醒了,并引发了“公车上书”事件。民族矛盾压倒了阶级矛盾,全民族警醒奋起,各族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今天,面临完成统一大业的中国人多么需要这种精神。这是一个改革和探索的年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英雄时代。
——节选自电视剧《走向共和》
(4)“民族矛盾压倒了阶级矛盾,全民族警醒奋起,各族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5)材料中提到的“无数仁人志士不懈改革,不懈追求、探索,甚至是革命的历程”,你能说出具体的史实名称吗?
(6)回首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你有何感悟?
阅读后请回答:(8 分)
材料一: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材料二: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如难和易,对立双方互相转化,还主张“无为”。
材料三: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轻徭薄赋,还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材料四:主张“法治”,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力,用严酷刑罚镇压人民反抗,以维护国家统治。
(1)材料一中的“子”是指谁?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2)分别写出材料二和材料三的代表人物及学派。
(3)当时各派思想家都四处游说,但大多未受到重用。材料四是谁的主张受到秦国统治者的青睐?(写出代表人物及学派)
观察下面“四大文明古国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请写出ABCD四个字母代表的文明古国。
ABCD
(2)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产生在国(1分)
(3)佛教的诞生地在国(1分)?说出该宗教的创立时间和创始人?
材料一:中国银行行徽(下图1)的外观设计灵感源自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下图2)。
材料二:汉初,听任郡国自由铸钱,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文帝时“除盗铸钱令,使民放铸”,于是“盗铸如云而起”。这既造成了货币的混乱,又使富商大贾操纵铸币权,富比天子。
(1)图2这种形状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哪个朝代?在当时有何现实意义?
(2)针对材料二出现的情况,汉武帝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1分) 西汉政府还采取哪些措施极大的增加中央的收入?
仔细观察,回答问题:
(1)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很多历史信息来源于我们对历史文物的研究与解读。根据所学知识,请分别说出图1、图2 的名称?通过图1、图2文物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我国哪一时期的历史?
(2)图3说明我国历史上的哪个朝代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一项什么重要措施?有何历史意义?
结合所学,请回答:
(1)材料一地图中出现了“晋”“卫”“郑”“宋”等国家名称,真实反映了当时周王朝的哪一政治制度?其目的何在?
(2)说出材料二地图所展示的历史时期。并指明这一时期决定国家命运的关键一战。
(3)从材料二到材料三,反映了秦始皇哪一重大历史贡献?其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推行怎样的行政管理制度?
(4)材料二、三、四中,中原王朝都受到了哪一少数民族的威胁与骚扰。请指明中原王朝的应对措施(一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