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Ce表示人体组织细胞,请据图回答(横线用文字回答,[ ]用图中字母回答):
(1)图中A、B、C表示内环境的成分,则A表示 、 B表示 、C表示 。
(2)消化道中大部分脂类成分被吸收到图中[ ] 中。
(3)腺体L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又参与调节血糖的浓度,图中箭头1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所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符号[ ]和[ ]表示代谢终产物的排出。
(5)若食物蛋白质由M进入,经过代谢直到排出体外,在图的A、B、C、Ce、L、F、G、H中,不必经过的是[ ] 。
某种细胞分裂素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生长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细胞分裂素浓度 |
叶绿素含量 |
光合速率 |
希尔反应活力 |
叶片氮含量 |
生物量 |
(g·L-1) |
(mg chl·g FW-1) |
(μmol CO2m-2·s-1) |
(μmol DCIP Red· mg chl·h-1) |
(℅) |
(g·plant-1) |
0 |
1.58 |
6.52 |
13.55 |
1.83 |
17.65 |
0.5 |
1.82 |
7.82 |
25.66 |
1.94 |
22.95 |
1.0 |
2.34 |
8.64 |
32.26 |
1.98 |
27.44 |
2.0 |
2.15 |
8.15 |
27.54 |
1.96 |
23.56 |
请回答:
(1)希尔反应模拟了叶绿体光合作用中阶段的部分变化。氧化剂
既可以用于颜色反应,还可作为。希尔反应活力可通过测定
溶液的颜色变化得到,也可通过测定得到。
(2)从表中可知,施用细胞分裂素后,含量提高,使碳反应中相关酶的数量增加。
(3)幼苗叶片中的细胞分裂素主要由产生。合理使用细胞分裂素可延迟,提高光合速率,使总初级生产量大于,从而增加植物的生物量。
植物甲具有极强的耐旱性,其耐旱性与某个基因有关,若从该植物中获得该耐旱基因,并将其转移到耐旱性低的植物乙中,有可能提高后者的耐旱性。
回答下列问题:
(1)理论上,基因组文库含有生物的基因;而
文库含有生物的基因。
(2)若要从植物甲中获得耐旱基因,可首先建立该植物的基因组文库,再从中出所需的耐旱基因。
(3)将耐旱基因导入农杆菌,并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将其导入植物的体细胞中,经过一系列的过程得到再生植株。要确认该耐旱基因是否在再生植株中正确表达,应检测此再生植株中该基因的,如果检测结果呈阳性,再在田间试验中检测植株的是否得到提高。
(4)假如用得到的二倍体转基因耐旱植株自交,子代中耐旱与不耐旱植株的数量比为3:1时,则可推测该耐旱基因整合到了(填"同源染色体的一条上"或"同源染色体的两条上")。
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然后,将
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
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
(2)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
(3)示意图
中,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
(4)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中的含量,同时可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的利用率。
山羊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下面的系谱图表示了山羊某种性状的遗传,图中深色表示该种性状的表现者。
已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条件下,回答下列问题:
(1)据系谱图推测,该性状为(填"隐性"或"显性")性状。
(2)假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
染色体上,依照Y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规律,在第III代中,表现型不符合该基因遗传规律的个体是(填个体编号)。
(3)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
染色体上,则系谱图中一定是杂合子的个体是(填个体编号),可能是杂合子的个体是(天个体编号)。
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调查得知,该生态系统有4个营养级,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且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下表所示,表中能量数值的单位相同。
种群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能量 |
3.56 |
12.8 |
10.30 |
0.48 |
226.50 |
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画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
(2)甲和乙的种间关系是;种群丁是该生态系统生物组分中的。
(3)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此外还具有信息传递等功能。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和之间的循环主要以
的形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