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为某城市制造业与服务业空间分布模式。读图回答3—4题。
影响图中各曲线形态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 A.交通通达度 | B.技术水平 | C.地价水平 | D.环境优劣 |
与1995年相比,2009年该城市( )
| A.功能分区明显弱化 | B.市区服务业密度增大 |
| C.制造业向城区中心集聚 | D.近郊制造业密度减小 |
下表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变化资料,据此判断关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时间(年) |
城市人口比重(%) |
时间(年) |
城市人口比重(%) |
| 1955 |
14.1 |
1984 |
22 |
| 1964 |
18.2 |
1989 |
25.7 |
| 1969 |
17.6 |
1994 |
28 |
A.城市人口比重一直在增加
B.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曾出现过短暂的“逆城市化”现象
C.我国已经完全实现了城市化
D.城市化进程取决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下图是“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读图完成(1)—(3)题。 
按城市化发展过程,下列四幅图的排序依次是()
| A.a—b—d—c | B.a—c—d—b |
| C.d—b—c—a | D.c—d—b—a |
该城市在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
| A.城市人口逐渐向中心聚集 | B.出现逆城市化趋势 |
| C.城市用地规模逐渐减小 | D.市区交通流量明显减小 |
b图中距市中心8千米处,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功能区是()
| A.商业区 | B.行政区 | C.工业区 | D.住宅区 |
读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比较表(美元),完成下题。
| 项目 国家 |
1970年 |
1992年 |
||
| 城市人口比重(%) |
人均GDP |
城市人口比重(%) |
人均GDP |
|
| 埃塞俄比亚 |
9 |
69 |
13 |
114 |
| 韩国 |
41 |
282 |
74 |
6 777 |
| 英国 |
89 |
1 912 |
89 |
15 625 |
| 美国 |
74 |
4 861 |
76 |
23 180 |
| 日本 |
71 |
1 946 |
77 |
29 486 |
从1970—1992年的20多年间,城市化速度发展最快的国家是()
| A.日本 | B.美国 | C.英国 | D.韩国 |
上表所列国家当中,未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有()
| A.埃塞俄比亚和韩国 | B.英国和美国 |
| C.美国和韩国 | D.韩国和日本 |
通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是()
| A.城市的人口规模 |
| B.城市的用地规模 |
| 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
| D.特大城市数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