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青春是幸福的,因为青春最有朝气和活力,意味着一切都在向着美好发展着……可青春也伴随着成长的苦闷和烦恼。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青春期的心理矛盾?当遇到烦恼、郁闷心情,冲动、逆反心理等不良情绪时,你会怎样调控自己?
青春期是人生成长过程中最爱思考探究问题的一个重要时期,在对这个世界的奥秘进行探究的同时,对生命人生等问题的思考也是青春期的一大主题。那么,怎么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于贡献”?我们要怎样延伸自己的生命价值?
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是学生的本职,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初中的学习生活比小学阶段繁重了许多,怎样进行有效学习也就成了同学们不得不认真寻求对策的当务之急。《思想品德》第一课着重探讨了这一问题,你是否已经学会怎样做自己的学习管理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个年轻人抱怨自己一无所有。一位老者走过来对年轻人说:“你为何这样抱怨?”年轻人向老者叙述着自己的不幸:“没有钱,没有工作,贫穷得连饭都吃不上。”老者笑了,对年轻人说:“其实你已经是个大富翁了。”年轻人惊异地望着老者。老者说:“我用1000英镑买你的双手,你卖吗?”“不卖!”“我用1500英镑买你的双眼,你卖吗?”“不卖。”“我用4000英镑买你的双腿,你卖吗?”“不卖!”“我用10000英镑买你年轻的生命?”“不卖!”老者哈哈大笑:“年轻人,你现在至少有16500英镑,你却一直在说自己贫穷!”
问题:
(1)结合《思想品德》的有关知识谈谈这个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
(2)请你从延伸生命价值的角度给故事加一个结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每个犹太人的家里,当小孩稍懂事的时候,母亲就会翻开书,滴一些蜂蜜在上面,然后让小孩子去闻书上的蜂蜜。这个仪式的用意不言而喻——书本是甜的,知识是甜的,希望孩子们能喜爱学习,享受学习。
问题:请你结合《思想品德》的有关知识谈谈为什么学习是甜的?
上初中后,小明的变化比较大。以前,小明是个非常听话的乖孩子,父母要小明做什么,他就做什么;现在则不同了,父母要小明做的事情,他偏不做,父母不让做的事情,他偏要做。以前,小明经常跟着父母玩耍;现在,小明则想摆脱父母,我行我素,一个人去外面玩耍。这些变化使小明和父母都感到不愉快,原本和和气气的一家人,现在出现了危机。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
(1)材料表明小明产生了什么心理?其具体表现是什么?
(2)请你告诉小明如果不设法调整,将给他带来哪些危害?
(3)你认为小明应怎样与父母架起沟通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