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化学兴趣小组活动时,罗莉在实验室制取了一种初中化学中常见的气体,收集在三个集气瓶中,让李刚通过实验确定该气体的成分,李刚进行了下面的实验。请根据实验步骤和现象,将你的推断结果及结论填入下表空格中,并回答问题。
实 验 步 骤 |
实 验 现 象 |
推断结果及结论 |
(1)取一瓶气体,闻其气味。 |
无气味 |
可能是H2、O2、N2、CO、CO2、CH4 |
(2)移开另一瓶的玻璃片,将一燃着的木条缓慢伸入瓶中。 |
瓶口处未见火焰 |
一定不是 |
木条的火焰熄灭 |
一定不是 |
|
(3)向第三个瓶中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
石灰水变浑浊 |
一定是 |
在进行实验(3)时,除了使用澄清的石灰水外,还可用 来确定该气体。 请写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和反应方程式。 |
||
(4) |
|
反应方程式 |
气体制取是重要的化学实验活动。
实验室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能收集氧气的装置是(填编号)
要得到干燥的氧气,可将制得的气体通过填充一种氧化物的干燥装置,该氧化物是。
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时,要求能随时控制反应进行或停止,以下符合该条件的发生装置是(填编号)
用所选装置制备二氧化碳,能用于添加液体的仪器名称是,能使反应暂时停止的实验操作是.实验不适宜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理由是.
如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同时将针筒内全部液体迅速注入容器中,实验内容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 容器I | 针筒I | 容器II | 针筒II | 红墨水液面位置 |
二氧化碳(充满) | 10 澄清石灰水 | 二氧化碳(充满) | 10 水 | 保持左高右低 | |
0.55 锌 | 15 盐酸 | 0.24 镁 | 15 盐酸 |
(1)实验开始前红墨水左右两端液面保持相平。容器I、II体积相同,装置气密性良好。
(2)实验
中,容器I内产生的现象是.红墨水液面位置发生变化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实验
中,针筒I、II内盐酸足量且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产生气泡更剧烈的容器是(填"I"或"II")。
(4)红墨水的位置变化情况是。
某实验小组对不同条件下的硝酸钾的溶解情况进行了以下实验。
在甲乙丙三个烧杯中放入20
硝酸钾晶体,再分别加入50.0
冷水、热水与酒精,充分搅拌后(保持各自的温度不变),结果如下图所示。
(1)甲烧杯中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由以上实验可得出结论: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有、.
(3)将乙烧杯中的溶液降温到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水。再往乙烧杯中加入10
水,改变温度至
时,溶液又恰好达到饱和状态,则
(填">"、"<"或"=")。
(4)经实验测定,获得不同温度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数据。
(5)分析上述数据,某温度时的硝酸钾溶解度数据可能存在较大的误差,该温度时
.
(6)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图中描点、绘制符合硝酸钾溶解度变化规律的曲线。
温度 |
溶解度(
水) |
20 |
31.6 |
40 |
63.9 |
50 |
145 |
60 |
110 |
70 |
140 |
80 |
169 |
人类常从矿石中获取金属材料。
(1)铁是冶炼最多的金属。工业炼铁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中的氧化剂是。该反应中所涉及的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常用于灭火的是.
(2)铜是人类利用较早的金属,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铝在现代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炼铝原料水铝石的主要成分是
,
由种元素组成,2
中含有g氧元素。
(4)金属冶炼通常使矿石中金属元素转变为(填"化合"或"游离")态。
联系学过的化学知识,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鉴别羊毛纤维与棉纤维的方法是;
(2)洗洁精能清除油污,这是利用它的作用;
(3)"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下列家庭生活中常见的垃圾:①塑料瓶 ②烂菜叶
③废电池 ④废报纸,能引起白色污染的是(填序号);
(4)写出一条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