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
行业 |
矿冶业 |
机器业 |
纺织业 |
食品工业 |
其他工业 |
数量(家) |
72 |
3 |
? |
100 |
153 |
A. 2 B. 31 C. 73 D.193
文字是一定时期社会的产物。古代汉字“羣”(群)结构是:君在羊(百姓)的上边,以下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君”字体现了君权神授 |
B.“羣”字与“民贵君轻”有着根本的区别 |
C.“羊”字说明了人民群众处于被统治地位 |
D.“羣”字是宋明理学的产物 |
请根据下列图示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反映的发展趋势易形成暴政,压抑民主政治 |
B.反映的趋势是皇权逐渐加强,相权逐渐削弱,最终被废止 |
C.反映了秦朝、唐朝、明朝,清朝四朝的情况 |
D.反映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势力不断削弱 |
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
B.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
C.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
学者钱穆指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而学者黄仁宇说,宰相的废除,内阁的形成,明朝的皇帝甚至可以几十年不上朝。这反映出( )
A.制度治国也是中国古代一种治国方式 |
B.皇帝有制约宰相的权力 |
C.中央集权制度十分腐败 |
D.皇帝还未形成足够的专制权力 |
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 )
A.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
B.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
C.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
D.解决好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