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名著阅读
下列关于《复活》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A.玛丝洛娃被诱奸而怀孕后,被赶出了家门。她投靠开洗衣作坊的姨母,却吃不了做洗衣工的苦;去做使女,却常常被性骚扰。无奈之下,她做了一个老作家的情人,这期间她爱上了一个店员又被抛弃,最后走投无路沦为妓女。
B.聂赫留朵夫年轻时做过不少荒唐事:他从同事手里把一个法国女人夺过来,和同事们挥霍、赌博花了不少钱,他的母亲为此伤心欲绝。他还把大片土地分给农民,因此,他被亲戚们不断责难和讥笑。
C.玛丝洛娃狱中的好友费多霞刚结完婚就打算毒死丈夫。可是在被保出狱、等候庭审期间她爱上了丈夫,两夫妻相亲相爱。虽然她的丈夫用尽全力在法庭上设法替她开脱,但是由于公公婆婆的反对,她还是被判处监禁。
D.玛利亚••帕夫洛夫娜是将军的女儿,很早就加入了革命党。她住在地下工作者的寓所里。有一天夜里警察突然来搜查寓所,她的同伴开枪自卫,使一个宪兵受了致命的重伤。审讯时,她主动承担了开枪的责任,因而被判处去做苦工。

E、法院开庭审讯玛丝洛娃案件时,庭长先生急着去见他的瑞士情人;一位法官因为妻子提前用完了月钱刚跟妻子吵过架,愁容满面;另一位法官经常迟到,只关心他虚弱的身体;副检察官是个急功近利的年轻人,希望所有的案子都重判。
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
(1)、请简述《复活》中玛丝洛娃不慎毒死人的经过。
(2)、请简述《复活》中聂赫留朵夫先后三次去监狱探访玛丝洛娃的情形。

科目 语文   题型 名著导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小说阅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文学名著阅读(10分)
下面有关《欧也妮·葛朗台》的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A.葛朗台通过贿赂政府的手段,低价买到了当地最好的葡萄园、修道院和分租田。他利用当市长的机会,修了好几条公路直达自己的产业之地。在房地产登记时,又利用职权占了不少便宜。总之,他利用大革命发了一笔大财。
B.德·格拉桑太太有个二十三岁的儿子,她指望爱子将来能取上葛朗台的女儿欧也妮。德·格拉桑先生是个现役军人,他大力支持妻子的算盘,经常暗中给葛朗台帮忙,关键时刻总会像飞将军一样从天而降。
C.凡遇到生活和商业上的难题,葛朗台惯于搬出四局口诀“我不知道,我不能够,我不愿意,等着瞧吧”。他从来不说“是”或者“不是”,也从来不落下白纸黑字,还经常拿妻子当作最合适的挡箭牌。
D.巴黎派人告知查理父亲因破产而自杀的消息。查理得知后痛不欲生,而葛朗台却嘲笑道:“这年轻人真没出息,把死人看得比钱还重。”当欧也妮央求他救济查理时,葛朗台就威胁说要和她断绝父女关系,根本不把女儿和侄儿的痛苦放在心上。

E.查理被伯父打发到印度之后发了财。他贩卖人口、放高利贷、偷税走私。只要能发财,他心狠手辣会什么都干。他和各种肤色的女子鬼混,把欧也妮忘得一干二净。查理为了高攀,竟和奇丑而嫁不出去的侯爵小姐订了终身。
请简述“葛朗台之死”的主要情节。(100字左右,5分)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徐子曰①:“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孟子说:“源泉混混②,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③浍④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离娄》下·一八)
[注] ①徐子:姓徐,名辟,孟子弟子。②“混混”即“滚滚”,泉水涌出的样子。③沟:水渎,深、广各四尺的田间水道。 ④浍:深二仞、广而寻的田间水道。
用原文的词句填空。
孟子认为源泉能不舍昼夜,是因其有“□”(限填1字),否则,就会“□”(限填1字)。他还认为“□□□□” (限填4字)是可耻的。
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说说为何为学要如流水“盈科而后进”?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小题。(共5分)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而孔子心目中的“仁”并非单纯的思想。上述文字中哪一句话最能体现孔子的“仁爱”思想?
依据上述对话,你认为孔子的“仁爱”思想表现出哪些重要特点?

阅读《曾国藩家书》《苏菲的世界》,回答问题(两题任选一题)
在《苏菲的世界》一书中,主人公苏菲收到了一封神秘的信。信中向苏菲介绍了对欧洲哲学思想影响深远的人物之一柏拉图。请你据信介绍柏拉图的主要思想。(不少于60字)
《曾国藩家书》中,曾国藩有一封名为《致诸弟·勉励自立课程》的信,信中附有一份自学的课程表,谈了自己十三个方面的做法。请你列出课程表中至少三个方面的内容。

简述题(两题任选一题)
“放夏侯懋如放一鸭,而得伯约如得一凤”,这“一凤”是谁?请简述孔明是如何用计“得一凤”的。(《三国演义》)
对于要瑞珏搬到城外生产这件事,觉新、觉民、觉慧的行为和态度有什么不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