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细胞蛋白是指( )
A.单个植物细胞培养得到的高纯度蛋白质 |
B.单个动物细胞培养得到的高纯度蛋白质 |
C.单个细菌细胞分泌的蛋白质 |
D.通过发酵获得的大量微生物菌体 |
据报道,PBA和TUDCA两种化合物有助于Ⅱ型糖尿病的治疗,这两种药物可以缓解“内质网压力”(指过多的物质如脂肪积累到内质网中使其出错的状态)和抑制JNK基因活动,以恢复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正常血糖。现已用Ⅱ型糖尿病小鼠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肥胖可能与Ⅱ型糖尿病的病因有关 |
B.内质网功能出错影响了胰岛素的加工 |
C.JNK基因活动受抑制是Ⅱ型糖尿病的另一病因 |
D.Ⅱ型糖尿病小鼠胰岛素的分泌与高尔基体有关 |
下图表示胰岛素分子中一条多肽链,其中有3个甘氨酸(结构式:NH2—CH2—COOH)且位于第1、8、23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多肽至少含有一个羧基(位于第1位)和一个氨基(位于第30位) |
B.用特殊水解酶除去图中3个甘氨酸,形成的产物比原多肽多5个氧原子 |
C.用特殊的水解酶选择性除去图中3个甘氨酸,形成的产物中有4条多肽 |
D.该多肽释放到细胞外需要经过两种细胞器的加工 |
右图表示人体某一神经调节的反射弧模式图,M为效应器。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结构③的存在使相邻两神经元之间的兴奋单向传递 |
B.若a点神经纤维严重受损,感受器接收到刺激后,人体不会产生感觉也不会做出相应的 效应活动 |
C.刺激Ⅲ处,①处兴奋时膜外电流的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同 |
D.刺激②处,在I和Ⅲ处均能检测到电位变化 |
对健康的实验小鼠依次进行如下实验操作:先静脉注射放射性碘,待小鼠平静后再静脉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随后定时测定甲状腺中的放射性强度。则下列各图能反映其变化规律的是
下图为统计同一生物不同细胞不同基因的表达情况,据图分析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A.2号基因在所有细胞表达,2号基因有可能是呼吸酶基因 |
B.1号细胞与6号细胞的结构最相似 |
C.5号细胞与7号细胞的功能差异最大 |
D.8号基因只在5号细胞表达,说明8号基因不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