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曼彻斯特在17世纪时人口不超过1万。从1786年阿克莱特纱厂的第一个烟筒立起,15年后拥有蒸汽机的纺纱厂发展到50个;1790年人口发展到5万,到1801年猛增至9.5万,到1841年又增至35万。曼彻斯特的发展印证了
A.殖民扩张促进了其发展 |
B.世界市场最终确立的全过程 |
C.大企业制度的出现激发了城市活力 |
D.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 |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历经曲折,成
果丰硕。在国庆十周年电影展览中,共展出35部电影,其中大部分为l956
年拍摄的,被称为“难忘的l956年”。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双百”方针的提出 | B.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高涨 |
C.文艺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 | D.文艺界出现繁荣局面 |
某兴趣小组以“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为课题,开展研究,收集到以下资
料,其中最适合入选的是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 B.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C.“神舟”五号载人航天 | D.“南优2号”杂交水稻 |
《春天的故事》中唱道“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
南海边写下诗篇”。其中的“诗篇”回答了当时的重要问题是
A.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B.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 D.什么是“一国两制” |
下列著作,可以反映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程。其先后顺序是
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②《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③《新民主主义论》
④《论十大关系》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③④ | C.①③②④ | D.②①④③ |
1924年8月孙中山指出“我们国民党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
财源弄到平均,不过办法不同”。当时孙中山所提的“办法”主要是指
A.核定地价,国民共享 | B.主权在民,民族平等 |
C.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