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A.将乙醛滴入银氨溶液中,加热煮沸制银镜 |
B.将1-氯丙烷与NaOH溶液共热几分钟后,冷却、加入过量硫酸酸化,滴加AgNO3溶液,得白色沉淀,证明其中含有氯元素 |
C.向浓苯酚中加几滴稀溴水观察到沉淀 |
D.取2mL 1mol·L-1CuSO4溶液于试管中,加入10mL 2mol·L-1NaOH溶液,在所得混合物中加入40%的乙醛溶液,加热得到砖红色沉淀 |
下列实验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SO2水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BaSO3难溶于盐酸 |
B |
Al放入浓HNO3中 |
无明显现象 |
Al表面被浓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
C |
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气体 |
产生白色胶状沉淀 |
H2SiO3的酸性比H2CO3的酸性强 |
D |
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 |
试纸变蓝色 |
浓氨水呈碱性 |
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在元素周期表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其中甲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甲 |
乙 |
|
丙 |
丁 |
A.甲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2周期、第ⅤA族
B.原子半径:甲>乙
C.单质的氧化性:丙>乙
D.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丁>丙>乙
对于常温下pH=2的盐酸和pH=3的醋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H=2的盐酸中:c(H+)=c(Cl-) + c(OH-) |
B.pH=3的醋酸中:c(H+)=3.0 mol·L-1 |
C.pH=2的盐酸与pH=3的醋酸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0:1 |
D.pH=3的醋酸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c(CH3COO-)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L 0.1 mol·L-1NH4Cl溶液中含有0.1nA个NH4+ |
B.常温常压下,18g H2O含有10nA个电子 |
C.1 mol Cu与足量浓硫酸反应产生2nA个SO2分子 |
D.常温常压下,11.2L的CO含有nA个原子 |
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尾气处理(或性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用此装置和下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合理的选项是
选项 |
I中的物质 |
II中收集的气体 |
III中的物质 |
A |
Cu和浓硝酸 |
NO |
NaOH溶液 |
B |
浓盐酸和MnO2 |
Cl2 |
NaOH溶液 |
C |
碳酸钙和盐酸 |
CO2 |
澄清石灰水 |
D |
浓氨水和CaO |
NH3 |
酚酞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