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 B.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
C.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 D.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思想 |
阅读下框内的文字材料,它们最有可能是对我国哪一项技术发表的评论
西班牙《世界报》:中国龙已经飞起来 ,而且飞得很高,它使整个中国充满了自豪。 德国《汉诺威汇报》:中国正在奋起直追。中国人进入太空的事实证明了这个经济迅速崛起的国家的实力。
|
1977年,邓小平同志提出让高中学生参加高考,不再搞群众推荐,从此拉开了恢复高考的序幕。其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
A.否定了群众推荐制度 | B.实现了“学而优则仕” |
C.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权利 | D.为下乡知识青年提供出路 |
邓小平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不要像小脚女人一样”,“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些讲话应该是在
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 B.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上 |
C.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 | D.1997年中共十五大 |
新三民主义比旧三民主义有较大进步,主要表现在
①在民族主义方面,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②在民权方面,倡导普遍平等的民权主张③在民生主义方面,充实了“耕者有其田”等具体内容④提出了扶助农工的政策⑤提出了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发展资本主义 | B.救亡图存 | C.实践民主共和 | D.反对专制统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