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为太阳光照图,斜线(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空白部分表示昼半球,读后完成下列要求(10分,每空1分):
(1)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经度是 ;
(3)此时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是 ,甲点的昼长为 时,极夜的范围是 ;
(4)此时乙点的地方时为 ,北京时间为 ;
(5)这一天后,太原的正午太阳高度将(变大、变小) ,昼长将(变长、变短) 。
读沿北回归线的东西向某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
读我国南方某河流中下游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回答问题。
(1)从阶段一到阶段二,甲地农业生产方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以水稻种植业为主,变为
,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2)从阶段一到阶段二,该地工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发生的变化是
。
(3)乙、丙两个工业区形成的区位条件分别是
。
(4)从阶段一到阶段二,该地交通(方式与布局等)发生的变化是
。
(5)分析城市工业用地的变化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6)从阶段一到阶段二,该地采取的有效保护环境措施有
。
读图,回答相关问题。
(1)甲、乙、丙三幅天气系统示意图中,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有关的是。
(2)乙图为(锋面),它活动最为频繁时,会使我国北方表现为(灾害性天气);此时地球位于丁图中点(字母)附近,开普敦受
气压带控制,印度盛行风。
(3)简述乙图中D城市未来天气变化过程(锋面过境时和过境后)。
(4)甲天气系统控制下会出现天气,在热带或副热带海区甲天气系统强烈发展会形成(灾害性天气)。
下面两幅图,为甲、乙两个城市某年人口变动示意图及为A、B两城市人口就业构成,读图回答问题。
(1)图11中甲、乙两城市人口规模相当,人口自然增长率大的是,甲城面临的人口问题是,乙城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2)图11中城市甲向城市乙人口迁移的原因是
(3)图12中A、B两地分别对应图11中甲、乙两城,判断A地对应,B地对应。根据劳动力的就业结构与该地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说明判断理由
阅读下图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印度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和中国的沪宁杭工业区图
(1)读图10中甲、乙两图,分析两个工业区的工业区位条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2)乙图中形成P岛的主要外力为。该岛将建成为我国的生态旅游岛,其有利条件有
(3)甲、乙两图所示地区都曾是印、中两国最大的纺织工业中心,现甲图所示地区仍是印度最大的麻纺中心,而乙图所示地区纺织工业已退居次要地位,试分别分析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