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水资源得以持续利用,人们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采取多种措施,下列措施中属于开源措施的有( )
①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 ②修筑水库 ③节约用水
④改进农业灌溉技术 ⑤开渠引水 ⑥海水淡化
| A.①②④⑤ | B.①②⑤⑥ |
| C.②③⑤⑥ | D.③④⑤⑥ |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量仍连续增长。据此完成问题。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 | B.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 |
| C.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 | D.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 |
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要产区在全国商品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
| A.太湖平原 | B.洞庭湖平原 | C.汉江平原 | D.成都平原 |
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 A.耕地面积广 | B.生产规模大 | C.机械化水平高 | D.人口较少 |
读图2,完成问题
根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
| A.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
| B.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
| C.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
| D.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
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
| A.关中平原,浙闽丘陵 | B.江汉平原,山东丘陵 |
| C.汗水谷地,黄淮平原 | D.汾河谷地,松嫩平原 |
图4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完成问题
Q地的海拔可能为
| A.90米 | B.230米 | C.340米 | D.420米 |
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 A.260米 | B.310米 | C.360米 | D.410米 |
图4是2006~2011年各年5月中下旬长江中游洞庭湖和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对比图。读图回答问题。
该时期两湖水体面积变化的特点是
| A.两湖水体面积均持续减少 |
| B.两湖水体面积变化基本同步 |
| C.洞庭湖水体面积变化逐年减小 |
| D.2009~2010年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最大 |
该时期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鄱阳湖流域降水量的变化 |
| B.鄱阳湖流域蒸发量的变化 |
| C.鄱阳湖出水量的变化 |
| D.长江干流入湖水量的变化 |
左图为“某大陆沿海某地区七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右图为“EF线的地形剖面图”。
读此两图完成问题。
右图中与左图相对应的地形剖面图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左图的比例尺为M,剖面图(右图)的水平比例尺为N,则
| A.M<N | B.M>N | C.M=N | D.无法判断 |
右图中a、b、c、d四地降水量最多的是
| A.a | B.b | C.c | D.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