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两物质(不含结晶水)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在t2℃时分别往两份100g水中加入30克x和30克y充分搅拌后,将溶液均降温至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x、y两溶液均已饱和 |
B.t1℃时,x、y的溶解度相等,且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C.t2℃时,x、y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且两溶液均已饱和 |
D.t2℃时,x、y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且两溶液均不饱和 |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
B.一氧化碳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
C.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 |
D.白磷在空气中自燃产生大量白烟 |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矿石粉碎 | B.冰雪融化 | C.酒精燃烧 | D.汽油挥发 |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
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可能是单质 |
B.若消耗3 g的乙,则生成17 g的丙 |
C.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D.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
一般情况下,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但镁条能在CO2中剧烈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Mg + CO22MgO + C。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反应说明镁着火时不能用CO2扑灭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该反应的现象是剧烈燃烧,只生成白色固体
D.该反应中CO2能支持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