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用传感器来探究摩擦力,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力传感器连接到计算机上;
②将一质量m="3.75" kg的木块置于水平桌面上,用细绳将木块和传感器连接起来;
③沿水平方向拉传感器,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一段时间后停止拉动;
④将实验得到的数据经计算机处理后在屏幕上显示出如图所示的图象。
下列有关这个实验的几个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0~6 s内木块一直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
B.木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大 |
C.木块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3N |
D.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08 |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外电路电阻越大,输出电流越大 | B.外电路电阻越大,路端电压越大 |
C.电源短路时,输出电流无限大 | D.电源断路时,路端电压无限大 |
关于电阻和电阻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做导体的电阻,因此只有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才有电阻 |
B.由R =U/I可知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
C.某些金属、合金和化合物的电阻率随温度的降低会突然减小为零,这种现象叫做超导现象。 |
D.将一根导线等分为二,则半根导线的电阻和电阻率都是原来的二分之一 |
如图所示,a、b、c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三点,电场线的方向由a到c,a、b间距离等于b、c间距离,用φa、φb、φc和Ea、Eb、Ec分别表示a、b、c三点的电势和场强,可以判定()
A.φa>φb>φc | B.Ea>Eb>Ec |
C.φa–φb=φb –φc | D.Ea = Eb = Ec |
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E = F/q,可知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与电场力成正比。 |
B.根据E = KQ/r2,可知点电荷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与该场源点电荷的电量Q成正比。 |
C.根据场强叠加原理,可知合电场的场强一定大于分电场的场强。 |
D.电场线就是点电荷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 |
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互接触的物体必定有弹力的作用 |
B.压力和支持力总是跟接触面垂直 |
C.在桌面上的物体对桌面产生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
D.物体对桌面产生的压力是物体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