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按要求回答。
雨后池上
宋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注】刘攽(bān),庆历六年进士,曾助司马光修((资治通鉴》。诗的前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三四句描写了作者在雨后池上所见的哪些具体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小题。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元曲的作者是____ (人名)。
下列各句中,与“断肠人在天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的一项是
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
B.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D.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简要分析“夕阳西下”一句的表达作用。
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6分)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词简要概括。(3分)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向为词评家赞赏,请简要赏析。(3分)
阅读下面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舟中二首(其一)
陈师道①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②。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注]①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②风用壮,表示风力壮猛。第三、四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作简要赏析。
这首诗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问题。(5 分)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首词中描写边地荒凉冷落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谈谈你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理解。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阅读选文,完成小题。
【甲】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乙】
方山子传(节选)
苏轼
方山子① ,光、黄②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③为人,闾里之侠皆宗④之。稍壮,折节⑤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注释】①方山子:苏轼的老朋友,姓陈名慥(zào),字季常。②光、黄:光州(今河南潢川)、黄州(今湖北黄冈)。③朱家、郭解:都是西汉时的游侠。④宗:尊崇,敬仰。⑤折节:强自克制,改变初衷。⑥矍(jué)然:惊奇注视的样子。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遂至承天寺
(2)相与步于中庭
(3)余告之故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过岐亭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
B.适见焉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
C.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
D.问余所以至此者所以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俯而不答 仰而笑呼 余 宿其家比较阅读【甲】【乙】两文,苏轼和方山子的人生际遇有何不同?他们自我排遣的方式分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