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平原是由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冲积形成的低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沼泽分布区。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题。
材料一:黑龙江为中俄两国界河,地广人稀;松花江主要流经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流域内人口、城镇相对密集,经济相对发达;乌苏里江渔业资源丰富,原
生态环境保存较好。
材料二:1976年至2006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图8)。
三江平原地区土壤质量的变化(图9)。
(1)1976年至2006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方式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变化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分)
(2)“三江”中航运价值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6分)
(3)三江平原地区土壤质量与开垦年限的关系是_________。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4分)
(4)分析三江平原沼泽广泛分布的自然原因。(6分)
读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表,分析回答问题。
(1)在上面空白图中画出世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增长折线图。
(2)发达国家在1950—1980年间城市化水平上升_______%,从1980—2010年,将上升______%,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展中国家在1950—1980年间城市化水平上升_______%,从1980—2010年,将上升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城市人口数量看,在________年代内,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逐渐超过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到2000年,两者之比约为_____________。
读“荷兰圩田居民点设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共有_________级居民点,最高级的是_________,共有_________个,最低级的是_________,共有_______个。
(2)图中数目最多的是________级居民点中,服务范围最大的是________级居民点。
(3)图中高一级居民点的位置与低一级居民点的位置关系如何?同级居民点之间的距离关系如何?为什么这样设置?
读某大城市人口变化表及城市区位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该城市人口出现负增长的地区是和(填编号,下同)地区,人口增长最快的是地区。
(2)该城市15年来总的人口移动趋势是,造成这种人口变化特点的原因有哪些?
(3)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属于国家,这种现象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