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国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题
下图中四条剖面线,与上图剖面吻合的是( )

对上述地形剖面图所示地区地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地形区是该国人口、粮食生产、军事工业的集中区 |
| B.乙地形区是该国重要的石油产区 |
| C.②—⑤各河流皆属北冰洋水系 |
| D.丙山脉是阿巴拉契亚山脉 |
“全球变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与之相伴随的还有“全球变暗”,即地球大气层中的悬浮颗粒物增加,云层变厚,能够直接到达地球表面的阳光逐渐减少,地区因此而变得越来越“暗”。据此回答引起“全球变暖”和“全球变暗”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 A.太阳辐射能力在减弱 |
| B.使用化石燃料等排放出大量微粒物 |
| C.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 |
| D.沙尘暴肆虐全球 |
有关统计表明,目前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已超过50%。不少专家认为,将淀粉质生物(如粮食、薯类、作物秸秆等)加工成乙醇(燃料酒精)、生物柴油、生物氢等,可用作生产和生活能源。据图回答12~14题。
巴西是世界上主要的酒精生产国,酒精燃料汽车曾占到巴西汽车市场的90%以上,巴西燃料酒精生产的主要原料是( )
| A.甘蔗 | B.林木 | C.甘薯 | D.玉米 |
据图分析我国发展生物能源的好处有( )
①可以缓解农村就业压力及促进农民增收
②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改善生态环境
③可以减轻农村养殖业对天然植被的破坏
④可以刺激汽车制造业的飞速发展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有关试验表明,我国南方的荒山、荒坡,北方的盐碱地,西部的戈壁、沙漠,都可以用来种植淀粉质生物,选择这些类型的土地发展生物能源,最主要的目的是( )
| A.扩大植被覆盖率,防止水土流失 | B.提高难以利用土地的质量 |
| C.增加欠发达地区人民的经济收入 | D.缓解生物能源与粮食生产相争的矛盾 |
北京时间9月29日21时16分,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成功发射升空。图7是“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升空当天某时光照图。读图文资料,完成第10~11题。 
图中
A.德班(约30°S,31°E)为早4时
B.新加坡(约1°N,104°E)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C.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旋转
D.A、B、C三地地球自转线速度相等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升空时刻
| A.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且速度加快 |
| B.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东半球 |
| C.之后三个月内,北京地区白昼渐短黑夜渐长 |
| D.之后六个月内,北极圈内极夜范围不断扩大 |
图6是世界局部区域图。读图完成第8~9题。
从北京看东京,方位与距离组合最接近
| A.东南,2000千米 | B.西北,2000千米 |
| C.东南,5000千米 | D.西北,5000千米 |
图中
A.甲、乙、丙、丁四地中甲、丁相距最近
B.A、B、C所表示的区域面积中C的面积最广
C.a、b、c、d四地中d地没有发生过地震
D.E、F、G、H四地中F地没有冰川分布
读我国南方某农村生态农业试验场生产模式图,回答6~7题。
该村大田农业的主要肥料是( )
| A.杂草秸秆、沼渣、化肥 |
| B.沼渣、粪肥、塘泥 |
| C.化肥、植物的秸秆、沼渣 |
| D.菌渣、沼渣、塘泥 |
该地农民使用沼气作为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是( )
| A.有利于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净化环境 |
| B.由于杂草填入沼气池减少了秸秆还田,所以土壤的肥力下降 |
| C.饲料、肥料、燃料竞争激烈,需要根据实际调整三者关系 |
| D.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但不利于农业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