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2001年日本前首相小泉坚持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引起东亚国家强烈愤慨和严厉谴责,中日关系跌至1972年复交以来的最低点。2006年9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改善对华关系。对中国进行了“破冰之旅”。 2007年4月温家宝总理对日本的“融冰之旅”、12月日本新首相福田康夫对中国的“迎春之旅”、2008年5胡锦涛主席对日本的“暖春之旅”,中日关系迎来了新的机遇期。
材料二 在2012年9月10日,随着日本政府实施钓鱼岛“国有化”,中日关系再度降至冰点以下。在钓鱼岛事件中,中国政府表现了不可妥协的态度,采取了一系列的外交和强硬的物理反制措施。
运用所学的政治生活知识回答:
我国政府为什么在钓鱼岛问题上不可妥协?
中日关系的曲折变化说明了什么?依据我国的外交政策,你认为应怎样处理当前复杂的中日关系?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材料二: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亮相”时有三喜:一喜工人农民代表多了,政府官员代表少了;二喜首次有了农民工代表;三喜各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代表。
材料三:2009年10月17日至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贵州考察时强调,加快贫困地区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可以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也有利于增加消费、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转型和长期平稳较快发展。要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快改善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各族群众脱贫致富,让人民生活得幸福快乐。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

材料分析题(来自作业本)
材料一 我国西南边境的云南省,具有资源、气候和区位三大优势,也有基础产业薄弱、经济结构单一和国民素质较低三大劣势。为此,该省制定了自己的发展战略,即建立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中国面向东南亚的国际大通道。
材料二调查发现,我国有许多省、市、自治区都提出了要大力发展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产业化政策,明显缺乏地方特色。
(1)从材料一中,云南省制定发展战略的思路体现了辩证法的什么原理?
(2)你认为各省、市、自治区应怎样走自己的特色之路?
(3)运用唯物史观来说明我们应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要始终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力。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回答:为什么要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13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温家宝总理在谈到“三鹿奶粉事件”时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一个企业家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不能只流淌利润的血液。”
(1)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结合“三鹿奶粉事件”背景,谈你对总理这句话的理解。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回答:企业应该如何保证食品安全?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某省城镇居民收入主要来源及其增长

收入项目
2006年(元)
2007年(元)
2008年(元)
家庭总收入
14954
15381
17364
一、工资性收入
10016
11074
12238
二、经营性收入
1544
1 960
2302
三、财产性收入
386
413
486
四、转移性收入
2477
2534
2638


材料二我国经济总量与财政收入、职工工资收入对比表

材料三 2009年4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快出台《关于加强收入分配调节的指导意见及实施细则》,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试图通过收入分配调整真正启动内需和消费,尤其解决中低收入者消费不足的问题。
材料四 我党对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十四大提出,“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兼顾效率与公平”;十五大提出,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十六大提出,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些论述既坚持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又增强了解决收入分配领域矛盾和问题的针对性,是对效率和公平关系的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完善。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 结合材料四,我党对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认识是如何体现矛盾特殊性原理的?
(3)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如何实现社会公平问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