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射升空后,经过115小时32分的太空飞行,在离地面343 km的圆轨道上运行了77圈,运动中需要多次“轨道维持”.所谓“轨道维持”就是通过控制飞船上发动机的点火时间和推力的大小和方向,使飞船能保持在预定轨道上稳定飞行,如果不进行“轨道维持”,由于飞船受到轨道上稀薄空气的影响,轨道高度会逐渐降低,在这种情况下飞船的动能、重力势能和机械能的变化情况是 ( )
A.动能、重力势能和机械能逐渐减少 |
B.重力势能逐渐减小,动能逐渐增大,机械能不变 |
C.重力势能逐渐增大,动能逐渐减小,机械能不变 |
D.重力势能逐渐减小,动能逐渐增大,机械能逐渐减小 |
某车辆在平直路面上作行驶测试,测试过程中速度v和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该过程中发动机和车内制动装置对车辆所作总功为零,车辆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常量,重力加速度取g=10m/s2。根据以上信息可求出μ的值为
A.![]() |
B.![]() |
C.![]() |
D.![]() |
将轻绳和轻弹簧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圆弧上的A、B两点,另一端固定在小球a上,静止时,小球a恰好处于圆心O处,如图甲所示,此时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弹簧恰好水平,现将轻弹簧与轻绳对调,将a球换成b球后,小球仍位于O点,如图乙所示则,a、b两个小球的质量之比为()
A.B.
C.
D.
把动力装置分散安装在每节车厢上,使其既具有牵引动力,又可以载客,这样的客车车厢叫做动车。而动车组是几节自带动力的车厢(动车)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厢(也叫拖车)编成一组,如图所示,假设动车组运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与其所受重力成正比,每节动车与拖车的质量都相等,每节动车的额定功率都相等。若2节动车加6节拖车编成的动车组的最大速度为120 km/h,则9节动车加3节拖车编成的动车组的最大速度为()
A.120 km/h | B.240 km/h | C.360 km/h | D.480 km/h |
如图所示为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的实验装置,下列情况下能引起电流计指针偏转的是()
A.闭合电键瞬间 |
B.断开电键瞬间 |
C.闭合电键后拔出铁芯瞬间 |
D.闭合电键后保持变阻器的滑动头位置不变 |
办公大楼的大门能“看到”人的到来或离开而自动开和关,利用了下列哪种传感器()
A.生物传感器 | B.红外传感器 |
C.温度传感器 | D.压力传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