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14回答题。
关于两个三角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条河流的汛期均在冬季 | B.两地的气候特点相似 | 
| C.两地均地势起伏较大 | D.两地的植被类型不同 | 
关于两图所在地区人文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灌溉水源是两地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 
| B.图示区域均有本国重要的棉花产区 | 
| C.两条河流流域都是世界古文明的发源地 | 
| D.两图河口均有暖流经过 | 
读“某河流量过程曲线图”(该河以降水补给为主)回答16—17题。
该河流所在位置大致位于( )
| A.北纬400-600之间的大陆西岸 | B.北纬300-400之间的大陆西岸 | 
| C.南纬300-400之间的大陆西岸 | D.北纬300—400之间的大陆东岸 | 
该河流6-8月流量减少是由于该地区()
| A.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 | B.受极地高气压控制 | 
| 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 D.受东北信风带控制 | 
下图为某科学考察队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12~15题。
船只出发时,A处是冬季。经过三个月后到达C处,此时C处为 ( )
| A.冬季 | B.春季 | C.夏季 | D.秋季 | 
图中①和②处相比( )
| A.①温度高 | B.②温度高 | 
| C.①②温度一样高 | D.①②处温度无法比较 | 
航行途中记载的下列现象,不可信的是 ( )
| A.水温和气温越来越高 | B.接近目的地时遇上热带气旋 | 
| C.有时正午阳光照射时没有影子 | D.过日界线时日期将增加一天 | 
B处为加拉帕戈斯群岛,岛上栖息着企鹅和海豹,原因是 ( )
| A.赤道暖流影响 | B.秘鲁寒流影响 | 
| C.南极冰山的影响 | D.南半球“咆哮西风”影响 | 
某海船于2011年11月30 日18时由西向东越过日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后,时间应调整为( )
| A.11月29日18时 | B.11月30 日18时 | 
| C.11月30日17时 | D.12月1日18时 | 
下列四幅图分别表示世界洋流模式图、三圈环流模式图、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和地球公转运动示意图,正确的是()
通过植树种草的手段无法影响的是()
| A.植物的蒸腾作用 | B.海陆间的大循环 | 
| C.陆地内部的循环 | D.海洋内部的水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