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岛修建的铁路是半环状的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
B.河流因素 |
C.气候因素 |
D.土壤因素 |
图为“我国沿海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分布图”,读图完成19~20题。我国沿海地区风能密度较大,根本原因在于()
A.距离季风源地近 |
B.昼夜温差大 |
C.受台风影响范围广 |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
沿海地区开展利用风能资源的积极意义在于()
①扩大能源出口②优化能源结构
③增加就业机会④改善环境质量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图中甲地位于46.3°N、87.3°E,丙地位于42.1°N、87.5°E,据此回答16~18题。图中甲地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 B.西北风 |
C.西南风 | D.东北风 |
甲处降水较多的原因主要是()
A.植被茂密,降水丰富 | B.甲处纬度偏高,降水相对较多 |
C.临近海洋,水汽丰沛 | D.来自海洋的气流,在甲处受地形抬升 |
图中丙处的植被类型最有可能为( )
A.森林 | B.草原 | C.草甸 | D.荒漠 |
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四个地区在气候条件影响下分布的四种农作物。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14~15题。下列地区与农作物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A.①水稻 ②冬小麦 ③春小麦 ④甜菜 |
B.①天然橡胶 ②玉米 ③咖啡 ④亚麻 |
C.①咖啡 ②水稻 ③甜菜 ④大豆 |
D.①油棕 ②甘蔗 ③棉花 ④春小麦 |
③④两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特点的相似之处是()
A.农业生产经营都以家庭为单位 |
B.都是粗放经营 |
C.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高 |
D.农业生产单产水平高,但商品率低 |
该图为“沿106.5°E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11~13题。图中②地形区为()
A.华北平原 | B.四川盆地 |
C.渭河平原 | D.长江中下游平原 |
有关①地形区农业发展条件及面临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A.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 |
B.地势平坦,草原辽阔 |
C.水土流失严重,陡坡应退耕还林还草 |
D.土壤盐碱化严重,多中低产田 |
关于③地形区的地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
B.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 |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
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
读图,回答9~10题。该地河流的河口附近,某著名古迹严重缺损,其成因主要是()
A.海浪侵蚀作用 |
B.流水冲击作用 |
C.物理风化和风力侵蚀作用 |
D.人类不合理的活动 |
下列关于B水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气候变干,范围将不断萎缩 |
B.由于地壳运动,范围将不断扩大 |
C.东西两岸的气候截然不同 |
D.南北两端都有大河注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