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①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②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生为之饱,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雨止,别去。
十余年,书生用甲第③为相国,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丞、尉闻之,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钧④礼,子不佣矣。
至京,相国慰劳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已而,妪煮芋进,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老人前曰:“犹是芋也,而向之香而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日堂有炼珍⑤,朝分尚食⑥,张筵列鼎⑦,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昔日者,岂独一箸间哉!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谢曰:“老人知道者!”厚资而遣之。嗟夫!天下有缙绅士大夫所不能言,而野老鄙夫能言者,往往而然。
(注:①佣:受人雇佣。 ②童子试:科举中录取秀才的考试。③甲第:指科举考试中名列前茅。④钧:同“均”。⑤炼珍:烹制的精美食品。⑥尚食:这里指皇帝的食品。⑦鼎:青铜制的饮器。)(节选自周容《芋老人传》)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命妪煮芋以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B.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乃不知有汉 |
C.而向之香而甘者闻之,欣然规往 |
D.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骈死于槽枥之间 |
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相国未及第时,曾有一次为了避雨躲在屋檐下,身体单薄,显得颇为狼狈可怜。 |
B.相国及第后仍想念先前的芋,表明他很爱以前的苦日子。 |
C.丞、尉对芋老人待之以礼,显示了他们的趋炎附势。 |
D.芋老人的话表明地位的不同会改变一个人对事情的看法。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老人延入坐 (2)谓老人与相国有旧
(3)相国遽惊谢曰 (4)厚资而遣之 翻译
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
本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一)阅读《以虫治虫》,完成9—12题。(14分)
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古人谓之“傍不肯”。.解释划线的词。(4分)
(1) 庆州界生子方虫( ) (2)千万蔽地( )
(3)悉为两段( ) (4) 以钳搏之 ( ).用现代汉语写出“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的意思。(3分)
.“以虫治虫”中两个“虫”分别指什么?(4分) 指和 。
、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在防治病虫害方面有很多办法,我们还需要生物防治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初,燕人攻安平,田单使其宗人皆以铁笼车轊①。及城溃,人争门而出,皆以轊折车败,为燕所擒;独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免,遂奔即墨。是时齐地皆属燕,独莒、即墨未下,乐毅乃并右军、前军以围莒,左军、后军围即墨。即墨大夫出战而死。即墨人曰:“安平之战,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全,是多智习兵。”因共立以为将以拒燕。乐毅围二邑,期年不克,乃令解围,各去城九里而为垒。三年而犹未下。或谗之于燕昭王曰:“乐毅智谋过人,所以三年不攻者,欲久仗兵威以服齐人,南面而王耳。”昭王于是置酒大会,引言者而让之曰:“今乐君亲为寡人破齐,乐君若能有齐,与燕并为列国,结欢同好,以抗诸侯之难,燕国之福,寡人之愿也。汝何敢言若此!”乃斩之。立乐毅为齐王。乐毅惶恐不受,拜书,以死自誓。
注:①车轊(wèi):车轴头。、解释下列划线词的含义。(2分)
①以轊折车败()②期年不克 ()、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乐毅智谋过人,所以三年不攻者,欲久仗兵威以服齐人,南面而王耳。、用自己的话概括田单等人用什么办法保全性命的?
、文中的燕昭王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结合文章作简要概括。(3分)
(一)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而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袆、允之任也。、下面划线词的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苟全性命于乱世苟且偷生 |
B.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顾野有麦场 |
C.咨臣以当世主事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
D.以伤先帝之明至若春和景明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临危委重任和。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
、选文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6~20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解释句中划线的词语。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2)朝晖夕阴
(3)云归而岩穴暝(4)四时之景不同、翻译下面的句子。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写出文中“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此”所指代的内容。(用原文回答)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桃花源记》与《醉翁亭记》一样,都是借景言情、感世抒怀之作。请根据提示,在空白处填上与文章主旨或者景物特点相关的词语。(2分,每空限四个字)
《岳阳楼记》回荡着的恢宏之音。
《醉翁亭记》洋溢着的和谐之音。
《小石潭记》弥漫着悄怆幽邃的凄寒之风。
《桃花源记》飘逸着宁静祥和的理想之风。、比较[甲][乙]两段文字所写景物的不同点,完成下表。
(二)阅读刘向的《苏秦之楚》 一文,完成8 一12题。(14 分)
濠州定远县①一弓手②,善用矛,远近皆服其能。有一偷亦善击刺,常蔑视官军,唯与此弓手不相下,曰:“见必与之决生死。”一日,弓手者因事至村步③,适值偷在市饮酒,势不可避,遂曳矛而斗。观者如堵墙。久之,各未能进。弓手者忽谓偷曰:“尉④至矣,我与汝皆健者,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偷曰:“诺。”弓手应声刺之,一举而毙,盖乘隙也。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濠州定远县:地名,今属安徽。②弓手:又称弓兵,宋代地方治安军之一。③村步:村埠头。步,通“埠”,码头。④尉:指县尉,维持本县治安。.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1)善用矛 (2)皆服其能
(3)弓手者忽谓偷曰(4)盖乘隙也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皆服其能以其境过清 |
B.弓手者因事至村步 因恸绝良久 |
C.遂曳矛而斗遂不得履 |
D.弓手应声刺之 吾欲辱之 |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见 必 与 之 决 生 死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1)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根据选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弓手在与小偷决斗中取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