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中日邦交正常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下图:“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它反映的是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下图为建国后某一时期“主要工业生产指标”图,导致这些指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大跃进运动的开展,造成工业片面发展 B.“一五”计划实施,重工业发展迅速
C.实行政企分开,大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经济高速发展

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到:“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的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甲午战争中国海军太软弱 B.洋务运动的目的没有达到
C.李鸿章对于练兵感到失望 D.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样子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 1300 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 10 万匹。”这说明洋务派民用工业的兴办

A.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B.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C.将外商排除出中国市场 D.使中国走上“自强”的道路

工业革命期间,有利于减少人类对风力、水力等自然力的依赖,使生产摆脱了地域限制的关键性发明是

A.手摇纺纱机 B.蒸汽机车 C.蒸汽机 D.电灯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