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
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
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种“社会政治大转型”主要是指
A.从土地国有到土地私有 | B.从分封制到郡县制 |
C.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 | D.从奴隶制到封建制 |
中国古代实行“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它包含两种专制模式,一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二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下列选项分别体现这两种专制模式的是
A.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 |
B.汉武帝“中外朝制度”清朝设立军机处 |
C.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明朝设置内阁制 |
D.明朝设置内阁制清朝设立军机处 |
下列制度与成语“数典忘祖”“不肖子孙”相关联的是
A.井田制 | B.宗法制 |
C.分封制 | D.世袭制 |
与下列宣传画相关的主题分别是
A.知识经济 经济全球化 | B.经济全球化 可持续发展 |
C.可持续发展 经济全球化 | D.可持续发展 知识经济 |
每年春夏之交,位于德国边陲的亚琛举世瞩目。因为此时,这座古老的帝王之都要向那些为欧洲作出特殊贡献的人颁发“卡尔奖”。2002年“卡尔奖”第一次颁发给了一个“理念”,这个“理念”就是欧元。这主要是因为
A.欧元代表了欧洲一体化的思维,有力地推动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
B.欧元已完全成为广泛流通的世界货币 |
C.欧元的使用说明欧洲在政治上已经成为一个国家 |
D.欧元的使用使德国的地位得到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