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塔夫里阿诺斯(L.S.Stavrianos)的《全球通史》中这样写道:周以后的秦朝(公元前221-前206年),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的分封制;这种帝国结构尽管偶尔也有失误,却一直持续到1912年最后一个王朝被推翻时才告终。这里的“帝国结构”的核心部分应该是( )
A.郡县制 | B.法家思想 |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 D.秦律 |
某欧洲文化旅游团在一所中学图书馆参观时问学生:“The river can carry a boat , yet, it can turn the boat over as well .”这一思想最早见于中国古代哪位思想家的著作?这位学生应回答()
A.Kong Qiu | B.Zhuang Zhou |
C.Meng Ke | D.Xun Kuang |
下列关于“百家争鸣”的论述,正确的是()
①百家是指多个思想流派
②其经济原因是井田制的瓦解
③他们彼此经济对立、攻击,互不相融
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明清之际,哪位思想家明确反对重农抑商,认为“工商皆本”()
A.黄宗羲 | B.李贽 | C.朱熹 | D.陆九渊 |
明清三大思想家是指
①李贽
②顾炎武
③黄宗羲
④王夫之()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他推动了清初经世致用的思潮。他是( )
A.李贽 | B.王阳明 | C.陆九渊 | D.顾炎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