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当作废人”。这是古希腊雅典政治家伯利克里的名言。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①鼓励公民积极参政
②雅典民主政治维护全体雅典人的利益
③雅典民主政治是雅典大多数人的民主
A.① | B.①② | C.①③ | D.①②③ |
1956年4月毛泽东说:“据说一直到第十九次代表大会那个时候,苏联粮食的产量还没有达到沙皇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如果真是这样,集体化机械化的优越性在哪里?社会主义制度比沙皇制度好又怎么说呢?”毛泽东认为苏联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是
A.国情认识模糊,经济决策失误 | B.经济比例失调,制度优越难显 |
C.农业技术薄弱,发展动力不足 | D.建设经验缺乏,经济体制落后 |
下表是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二五”》的部分主题词摘编:
“一五”(1953~1957年) |
工业增速 超英赶美 |
“二五”(1958~1962年) |
大跃进 大倒退 |
“六五”(1981~1985年) |
走向改革开放 |
“八五”(1991~1995年) |
小平南方谈话 改革潮涌 |
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一五”计划初步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B.“二五”期间工业生产大倒退
C.“六五”期间深化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八五”期间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诸君诸君,发辫之害如此,虽欲不变通之其可已乎!戊戌推翻新政,一蹶不振,论者多咎变法之初不先变发。发短不可以骤长,不可以骤长,则面目形状既变,衣服装束不得不随之而变,衣服装束变,而行为政治皆不得不变矣。”此言论
A.认识到风俗变迁与社会发展间存在联系 |
B.为戊戌变法时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所提出 |
C.科学地指出了中国社会落后的根本原因 |
D.表明当时国人已充分认识到蓄辫的危害 |
下表是1928—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岁出总额与部分支出比率”(部分)(数据整理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此表说明
时间 |
岁出总额 (万元) |
军费支出占百分比 |
债务支出占百分比 |
经济建设支出占百分比 |
教育支出占百分比 |
1928年 |
49700 |
49.7 |
33.3 |
0.6 |
1.5 |
1929年 |
61875 |
42.9 |
33.4 |
0.4 |
2.6 |
1930年 |
71200 |
43.8 |
39 |
0.2 |
2.0 |
A.国民政府重心在于排除异己稳定政局
B.巨额债务支出反映中国半殖民地性质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资金短缺停滞不前
D.国民政府关注民众生活高度重视教育
据《申报》记载,1896年杭州的通益公纱厂开建,“经丁绅丙、王绅震元等创办以来,其时风气未开,集资不易,故迭拨官款,以为提倡……”这表明当时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蔚然成风 |
B.官僚资本在中国开始出现 |
C.政府对民族工业的态度有所变化 |
D.实业救国的思潮得到社会普遍认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