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文言文《小石潭记》,回答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解释下列划线的词。(4分)
(1)伐竹取道( )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 (4)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选出下列划线词义相同的一项( )。(3分)
A.可:潭中鱼可百许头——不可知其源 |
B.清:水尤清冽——以其境过清 |
C.乃:乃记之而去——董宣廉洁,死乃知之 |
D.以:以其境过清——不以游堕事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6分)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理解填空。(4分)
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①点面结合。如写石:“ ”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②远近交错。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⑧动静结合。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 ”是动。④虚实相生。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 ,实为写 ,以实写虚,虚实相映成趣。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三段是按空间顺序写下来的。 |
B.“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两句从正面描写水的清澈。 |
C.选文第三段主要运用比喻的手法写景。 |
D.选文第四段流露出作者被贬后的抑郁忧伤之情。 |
永州旅游部门拟加大小石潭景点开发和宣传力度。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利用本文资料为该景点写一则导游词。(不少于50字)
(2)为小石潭景点写一句简洁的广告语。(20字以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存审1出于寒微,尝戒诸子曰:“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位极将相,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zú)2者凡百余。”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尔曹3生于膏梁4,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
【注释】①李存审:五代时后唐的大将。②镞:箭头。③尔曹:你们。④膏粱:膏,肥肉。粱,精米。表示精美的膳食。用“/”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划一处即可,2分)
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
尝戒诸子曰 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
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 因授以所出镞 翻译“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
有人为子孙留下丰厚家财,李存审却把自己身上所中的百余箭头留给孩子,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根据所学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给下列划线的字进行解释。(4分,书第27页第二题和第106页第二题)
太祖乃悟__________________普明日复奏其人_________________
遂以名楼__________________缘坡植牡丹、芍药_______________翻译“碎裂奏牍掷地”一句。(2分,书第28页)
王羲之尝诣门生家,见棐几①滑净,因书之,真草②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③见一老姥④,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⑤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⑥,皆此类也。(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注释]①棐(fěi)几:用榧木做的几案。棐,通“榧”,木名。②真草:楷书、草书。③蕺(jí)山:山名,在今浙江绍兴。④老姥(mǔ):老年妇女。⑤王右军:指王羲之。⑥重:看重,推崇。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①王羲之尝诣门生家()②姥初有愠色()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羲之的书法“为世所重”?请简要概括。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选自《庄子•秋水》)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① 是鱼之乐也 ()②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在这场庄子与惠子的辩论中,你欣赏谁?为什么?
马说 韩愈( 11分 )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解释划线的词语。
故虽有名马:()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文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本文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有喻指:
“千里马”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伯乐”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食马者”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