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中内环境稳态所包含的内容不包括
A.线粒体基质中pH的相对稳定 | B.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 |
C.组织液的温度相对稳定 | D.血浆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
下图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O~A段表示染色体复制,含量加倍 |
B.细菌与B~C段细胞相比主要区别是没有核膜和核仁 |
C.C~D段细胞核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为1:2:2 |
D.B~D段的团藻细胞中含有两组中心粒 |
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为25℃和30℃。右图曲线表示该植物在30℃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将温度调节到25℃(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从理论上讲,右图中相应点的变化是
A.a点上移,b点左移,m值上升 |
B.a点不移,b点左移,m值不变 |
C.a点上移,b点右移,m值下降 |
D.a点下移,b点不移,m值上升 |
下图为某植物在夏季晴天的一昼夜内CO2吸收量的变化情况。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影响bc段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只有光照强度 |
B.ce段下降主要是由于气孔关闭造成的 |
C.ce段与fg段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相同 |
D.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区段是bg |
将酵母菌研磨、离心分离后,得到上清液(含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质(含细胞器)。把等量上清液、沉淀物和未离心处理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3个试管中,进行四组实验。下列对实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有
A.实验一:向3个试管中分别滴加等量的葡萄糖溶液,只有乙没有反应 |
B.实验二:向3个试管中分别滴加等量的丙酮酸,只有甲没有反应 |
C.实验三: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重复实验一,甲、乙没有反应 |
D.实验四: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重复实验二,甲、乙、丙都没有反应 |
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需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的转移途径是
A.葡萄糖——丙酮酸——水 | B.葡萄糖——氧气——水 |
C.葡萄糖——丙酮酸——氧气 | D.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