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个想要改变自己办公室环境的白领,用闲置多时的《音乐之声》碟片换来了一盆漂亮的君子兰;一个喜欢工艺品的收藏爱好者,用瑞士军刀换来了一个精致的木筷盒漆器……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易物网上发生。这种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
①是一种商品流通                 ②可以使商品的价值最大化
③可以使商品的使用价值最大化     ④遵循了等价交换的原则

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价格政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山东昌乐县发现的“昌乐骨刻文”,证明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作为文明标志的文字,把现有认知的中华民族文字史提早了1000年左右,对于中国文明史有重大意义。另外宁夏回族自治区大麦地岩画中的图画文字,也可能是比甲骨文年代更为久远的原始文字。我国更更久远文字的发现说明

A.文字记载了文化发展的丰富成果
B.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C.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D.汉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2009年7月16日至19日,受中宣部委托,人民日报文艺部邀请文艺界权威专家学者召开“京剧继承创新研讨会”,研讨京剧如何继承与创新。创新对文化的意义是
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②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③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④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国际竞争,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2009年9月我国制定了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体现出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C.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D.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新中国成立60年,中华文化走上伟大复兴之路,并且获得新的巨大发展。这体现了

A.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文化,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
B.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文化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C.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的发展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一个时期以来,社会上国学热、尊孔热、崇儒热、祭祀热如火如荼,一时间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斑驳陆离、乱象丛生,让人眼花缭乱、莫衷一是。弘扬传统文化,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兼收并蓄、生吞活剥、囫囵吞枣,必将适得其反,助长其中消极因素的自由泛滥,对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乃至改革发展造成消极影响。这说明

A.传统文化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
B.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C.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D.传统文化要随着时代发展而赋予新的内涵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