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认为,搞生物学的要学点辩证法,不懂辩证法就搞不好生物学。这一论断的合理性,在于承认
A.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 B.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
C.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 D.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与这诗句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A.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 B.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D.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
5.12汶川特大地震震惊世界,许多人发问,这么大的地震为何没能预报?目前,对地震的准确预报还是个世界性的难题,这是因为
A.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 B.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 |
C.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 | D.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
“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
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
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 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
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3月回答记者提问时说“面对金融危机这一全球性挑战,坚定信心比什么都重要。”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看,这句话
A.关键时刻意识也能决定物质 | B.强调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
C.强调意识比物质更重要 | D.体现了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
五行学说认为世界的本原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着协调与平衡。这种观点
①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②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实质是唯心主义观点
③以“相生相克”解释世界, 包含有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④不以意识、鬼神说明世界, 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A.②③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