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多年前,黎族人民横渡琼州海峡来到海南。他们在这方热土繁衍生息,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华美绝伦的黎族织锦,造型独特的船形屋,用牛角、竹子、棷壳等制作的乐器……其中,钻木取火、低温制陶、黎族民歌、黎族织锦等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可见,黎族文化
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具有悠久的历史,是黎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性质是由海南地理环境决定的
④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促进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14年12月12日,我国一项重大工程的中线一期正式投入使用,使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四省市沿线约6000万人直接受益。该工程是()
A.南水北调 | B.西气东输 | C.北煤南运 | D.西电东送 |
2015年1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此次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是为氢弹研究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科学院院士()
A.谢家麟 | B.郑哲敏 | C.张存浩 | D.于敏 |
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一项重大决定。该决定的核心内容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B.全面深化改革 |
C.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D.全面从严治党 |
打工文化是与打工潮相伴而生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既不属于农村也不完全属于城市,是从打工者群体中自发生长起来的。打工文化的兴起表明()
①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④人民大众是文化的创造主体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国际语言学家常设委员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瑞士日内瓦召开“国际语言学大会”,各国专家学者就挽救和保护濒危语言的问题进行研讨,并寻求更有效的解决办法。之所以要挽救和保护濒危语言,主要是因为()
①语言作为一种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②世界文化的交流传播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来实现
③保持文化多样性才能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④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