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认为,“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仁君而欲止其乱也。”这一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A.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 B.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D.君权神授 |
中国古代文学表达的主流形式经过了以下变迁: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下列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变迁特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多元兼容、雅俗共赏 |
B.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 |
C.逐渐平民化、世俗化 |
D.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 |
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
D.“师夷长技以自强” |
1917年,《新青年》第2卷第6期发表了胡适的《朋友》:“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该诗( )。
A.具有明显的反封建斗争精神 |
B.否定了传统的道德观念 |
C.宣传了民主科学的思想理念 |
D.体现了文学革命的成果 |
“登高一呼群山应,从此神州不陆沉。大智若愚能解惑,微言如闪首传真。”这是老革命家吴玉章为1959年出版的《李大钊选集》的题诗,主要是指李大钊( )
A.是《新青年》的撰稿人 |
B.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
C.发表了《文学革命论》 |
D.批判尊孔复古思潮 |
1977年,邓小平同志提出让高中学生参加高考,不再搞群众推荐,从此拉开了恢复高考的序幕。其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 )
A.否定了群众推荐制度 |
B.实现了“学而优则仕” |
C.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权利 |
D.为下乡知识青年提供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