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中国的政治思想经历了下列哪一演变过程
A.英日式—美法式—俄国式 | B.英日式—俄国式—美法式 |
C.美法式—英日式—俄国式 | D.俄国式—美法式—英日式 |
唐朝女皇武则天曾想立自己的侄子武三思为太子,遭到大臣狄仁杰和王方庆的反对,其理由是:“姑侄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庐陵王(武则天儿子李显),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三思立,庙不祔(新死者附祭于先祖)姑。”武则天经过审慎思考后立李显为太子。上述材料表明武则天
A.沿袭了嫡长子继承制这一传统 |
B.重视家族血缘关系 |
C.遵循了“家天下”的王位继承制 |
D.重视祭祀祖先观念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获得了惊人的发展。这主要是由于()
A.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 B.经济体制的调整创新 |
C.凯恩斯主义广泛应用 | D.国际经济秩序的重建 |
对下表数据信息的解读,准确的是()
工业生产增长(与1870年相比)倍数 |
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 |
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 |
||||
国家 |
英 |
德 |
英 |
德 |
英 |
德 |
1913年 |
1.3 |
4.6 |
14% |
16% |
15% |
13% |
A.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推动了英德贸易的发展
B.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德国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C.殖民地是英国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D.德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19世纪晚期,英国内阁几乎垄断了全部的立法提案权,而下院只是“充当内阁登记机关”,首相和内阁对下院议会党团的控制大为加强,许多英国人称内阁为议会中的“第三院”。这反映出()
A.议会丧失了立法权 | B.内阁权力显著膨胀 |
C.议会改革增设机构 | D.内阁成为议会附属 |
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的理智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这表明苏格拉底()
A.倡导民主政治 | B.强调依法治国 |
C.对理性的尊崇 | D.忽视集体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