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希腊文中,“民主”一词是由表示人民和表示主权的两词组合而成。现代西文中的“民主”一词都出自这个希腊古词。这一语言现象所表明的历史本质是( )
A.民主这一词汇是由古希腊人创造的 | B.希腊是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 |
C.西方文字继承了古希腊的词汇 | D.民主一词就是人民掌握主权的意思 |
关于秦汉一统,黄仁宇认为统一的地理基础也不容忽视。他在《中国大历史》一书中专辟一章——“土壤·风向·雨量”,指出黄土、黄河、风向和雨量等都是支持中央集权化大一统的要素。下面与他的观点相呼应的看法是()
A.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国历史发展走向 |
B.气象因素无法解释民族国家形成 |
C.战国诸侯以农立国、相互竞争 |
D.古代文明都以大河为中心,推行重农政策 |
葛剑雄在《历史学是什么》中指出,“历史意识”不仅指过去的事实本身,更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识的记录。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后者的是()
A.启继承禹的王位,“公天下”被“家天下”取代 |
B.1912年3月,在“众望所归”下,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
C.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
D.1851年伦敦举办第一次世博会,这证明其“世界工厂”的地位 |
《礼记》载,“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诸侯”。这主要反映了西周( )
A.维护嫡长子的特殊地位 |
B.宗法制与郡县制相结合 |
C.按地域分割政治权力 |
D.天子为“天下共主” |
恩格斯说:“随着商业和工业的发展,发生了财富积累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以及大批自由公民贫困化的现象。摆在自由公民面前的只有两条道路:或者从事手工业去跟奴隶劳动竞争,而这被认为是可耻的、卑贱的职业,并且不会有什么成功;或者变为穷光蛋。他们在当时条件下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后一条道路;由于他们数量很大,于是就把整个雅典国家引向了灭亡。所以,使雅典灭亡的并不是民主制,而是排斥 自由公民劳动的奴隶制。”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雅典的直接民主制度容易导致民主泛滥和社会动荡,导致雅典灭亡 |
B.雅典亡于奴隶制经济发展和公民权利与责任意识的逐渐淡化 |
C.雅典的小国寡民体制不能容纳雅典社会的发展从而导致雅典亡国 |
D.雅典亡于数量庞大的穷困自由民的革命与造反 |
“分封制是建立在方国联合体上的血缘性国家,秦以后才是地缘性(即民族性)国家。”此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A.最高统治者的行政权力不同 |
B.地方行政的组织方式不同 |
C.能够直接统治的区域不同 |
D.选拔官员的途径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