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 )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滴加BaCl2溶液 |
生成白色沉淀 |
原溶液中有SO42- |
B |
滴加用稀硫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 |
生成白色沉淀 |
原溶液中有Cl― |
C |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
火焰呈黄色 |
原溶液中有Na+、无K+ |
D |
滴加稀NaOH溶液并加热,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
试纸不变蓝 |
原溶液中无NH4+ |
下列电子排布式中,原子处于激发态的是()
A.1s22s22P6 | B.1s22s22P33s1 |
C.1s22s22P63s2 | D.1s22s22P63s23P6 |
对充有氖气的霓虹灯管通电,灯管发出红色光。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电子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 |
B.电子由基态向激发态跃迁时吸收除红光以外的光线 |
C.氖原子获得电子后转变成发出红光的物质 |
D.在电流的作用下,氖原子与构成灯管的物质发生反应 |
下列电子层中,原子轨道的数目为4的是 ()
A.K层 | B.L层 | C.M层 | D.N层 |
(2008·海南)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关于核外电子能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最易失去的电子能量最高 | B.电离能最小的电子能量最高 |
C.p轨道电子能量一定高于s轨道电子能量 | D.在离核最近区域内运动电子能量最低 |
下列关于一定原子轨道上运动的电子的几种判断正确的是()
A.一个原子轨道上只能有一个电子 |
B.处在同一原子轨道上的电子运动状态完全相同 |
C.处在同一能级中的电子(基态)能量一定相同 |
D.处在同一电子层上的电子(基态)能量一定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