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8分)
资料一:太平洋中的甲、乙两岛国示意图

根据资料一,比较甲、乙两国的地理位置特征。
读甲国降水量分布图,一月降水量从西向东减少,简述此种降水量分布现象的形成原因。
资料二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1年2月22日7时51分在乙国南岛(南纬43.4°,东经172.7°)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地震发生时,乙国当地区时(东十二区)为   

A.2月21日11时51分 B.2月22日3时51分
C.2月22日11时51分 D.2月23日3时51分

甲乙两国均多火山、地震灾害,试解释其形成原因。
资料三 甲国矿产资源贫乏,,绝大部分工业原料依赖进口,产品销往国际市场。乙国是经济发达国家,以农牧业为主,农牧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量的50%。羊肉和奶制品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粮食不能自给,需从澳大利亚进口。
阅读资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国人口和城市均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的主要原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罗讷河位于法国东南部,是法国第二大河。读罗讷河流域(法国境内)地形、水系与开发模式图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罗讷河最终汇入 海,流域地势总体特征是
(2)与高坝模式相比,罗讷河低坝模式有哪些优点?

山东某中学课外实践小组沿AB线开展地质地貌研究性学习时,绘制的当地等高线地形图和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为 , AB两地的相对高度范围
(2)结合该中学课外实践小组绘制的甲地的地质地貌示意图,(见图2),请分析图中甲处地貌的形成原因。
(3)根据图中资料,试分析乙、丙两地发展农业类型差异及其原因。

玛纳斯绿洲是新疆最大的绿洲农耕区和国内第四大灌溉农业区,在玛纳斯河冲积扇边缘有一条狭长的泉水溢出带,有“千泉”之称,人们以这里湿地中的湖泊或洼地为库址,修建多个水库,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湿地水库群,它上接大河、下通灌区。下图为玛纳斯冲积扇及其玛纳斯河流域示意图。

(1)运用水循环原理简要说明冲积扇边缘“千泉”的形成过程。
(2)该地的泉水具有“天旱年水不少,多雨年水不多”特点,试解释其原因。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气候差异显著。结合下图中的气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上海、哈尔滨秋季(9—11月)降水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上海与成都纬度位置相近,但成都的冬季气温高于上海,试分析其原因。
(3)夏季到拉萨旅游,游客必备较厚衣物。请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其原因。

读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M地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


耕地
林地
草地
荒地
其他
1978年
55.0%
19.8%
4.9%
15.4%
4.9%
2008年
48.2%
36.1%
6.2%
1.3%
8.2%

(1)描述M地的地形特征
(2)根据上表说明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原因。
(3)请结合M地自然环境特征,提出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