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张学良自与国民党接近以来,对于日本在满洲权益的压迫愈益激烈,招致严重紧张状态。9月18日事件,在极紧迫气氛下产生,日本军队的行动并未超越自卫权,就公平判断,倘置其它国家于日本同一境地,则亦将出诸同一行动。
——引自日本政府关于九一八事变发表的意见书(1932年11月)
材料二:我国人民此刻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
——引自蒋介石在国民党南京市党员大会上的演讲(1931年9月22日)
请回答:
材料一中,日本对发动九一八事变作了怎样的解释?目的是什么?你认为真实原因是什么?
依据材料二,指出蒋介石对九一八事变采取了怎样的政策?结果如何?蒋介石采取这一政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实现近代化(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英国能率先迈进近代社会,并能在近两个世纪的时间里保持着自己的优势不被侵犯,在很大的程度上得益于英国人在政治制度、生产技术等领域的创新精神。
结合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世纪,英国发生了一次深刻的政治革命,这次革命的最大成果就是创立了一个全新的政体,建立了近代政治的基本结构。英国首先迈出了创建近代民主制度的步伐。
材料二:18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在科技领域又率先进行了创新,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现代化工业国。这也就迫使整个世界追随着英国向工业社会的方向前进。
请回答:(1)依据上述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英国在政治制度、生产技术等领域的创新事例
(2)结合材料,请用史实说明英国政治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的关系。

回答下列有关新航路开辟的问题。
15—17世纪,欧洲许多冒险家多次进行海外探险。
(1)下列哪一项是当时探险者的梦想?()。

A.寻找刺激 B.挑战世界 C.追逐金钱 D.扩张领土

(2)写出因哥伦布的发现而命名的土著居民的名称。
(3)有人把新航路的开辟称为“世界的发现”。你认同此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英国为例,生铁产量1740年为1.7万吨,1800年增至25万吨;棉花加工量1764年380万磅,1789年增至3240万磅。
材料二: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一方面由于无产阶级不满情绪的增长,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力量的壮大,工业革命便孕育着一个由无产阶级来进行的社会革命。
——恩格斯
(1)材料一反映了英国正在经历一场什么变革?
(2)材料二表述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分析这场变革对社会阶级关系带来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视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材料二:“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地宣布并昭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理应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
材料三: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第三条国家主权属于人民。
第六条法津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
第十七条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分别出自什么文件?
(2)材料一的颁布有什么标志性意义?
(3)写出材料二发表的具体时间?材料三的颁布机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聚焦动荡年代解读治国智慧】
材料一 1920~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灾,许多人死于饥饿。1921年2月,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甚至提出“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的口号。为此,列宁说:“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材料二1932年的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当选为总统。面对“大萧条”现状,他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1)据材料,说说列宁与罗斯福面临的相同境况是什么?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列宁的“途径、方法”和罗斯福的“试验”各有何特点?
【走近历史人物汲取人生营养】
材料三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的、危险的下山道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这样做并不是放弃登山的目标,而是为了更好地向上攀登,到达山顶。”
材料四罗斯福说:“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的坚定信念,即我们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3)从上述两位杰出人物的经历与话语中,你能感受到他们哪些相似的精神品质或人格魅力?历史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你认为学习历史对自己的成长有何帮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