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的原因是 ( )
A.地势高,两侧为盆地 | B.黄河的泥沙沉积,河床不断提高 |
C.黄河两侧建筑用土,使地面下 | D.黄河两侧地壳下沉使地面下降 |
读图,结合图判断,在澳大利亚,基本符合地带性分布规律的地理现象是()
A. | 水系的分布特征 | B. | 地形的东西差异 |
C. | 热带荒漠的分布 | D. | 矿产的分布特点 |
某矿物形成于上地慢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人们在图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读图文材料,回答各题。
1.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
A. | 岩浆喷发岩层断裂风化、侵蚀搬运、沉积 |
B. | 岩浆喷发岩层断裂搬运、沉积风化、侵蚀 |
C. | 岩层断裂岩浆喷发风化、侵蚀搬运、沉积 |
D. | 岩层断裂岩浆喷发搬运、沉积风化、侵蚀 |
2.剖面图中绘制的火山坡度,与实际的火山坡度相比()
A. | 变陡了 | B. | 变缓了 |
C. | 无变化 | D. | 无法判断 |
读2015年5月某日l2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回答各题。
1.此时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的地点是()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2.此时最可能出现灾害性海浪的是()
A. | 黄海沿岸 | B. | 台湾海峡 |
C. | 海南岛周围海域 | D. | 菲律宾附近海域 |
调查研究发现,内蒙古东部某农牧交错区(43°32′N-44°32′N)居民点的密度,阴坡大于阳坡。其合理的解释是阴坡冬半年()
A. | 冻融作用影响小,房屋地基较稳定 | B. | 正好地处背风坡,利于抵御强寒潮 |
C. | 积雪较厚,便于牲畜和冬小麦越冬 | D. | 采光更为充分,利于居民照明取暖 |
图为地震灾后城市重建选址地质因素分析示意图,从地质安全角度考虑,图示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中,最适宜城市重建的是()
A. | 甲 | B. | 乙 | C. | 丙 | D. | 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