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运动产生了强大的压力或张力,超过了岩层所能承受的强度,岩层发生断裂便形成了断层。
某山区为了改造低产的山坡地,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徽弱。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者。完成1~2题。
(1)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
A.土层薄 B.降水变率大
C.坡度大 D.植被覆盖率低
(2)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主要是为了
A.调节大气温度 B.提高土壤肥力
C.增大空气湿度D.增加日照时数
我国近年来积极采取包括发展新能源在内的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木薯是喜高温、不耐霜雪作物,也是生物质能源燃料乙醇(新能源)的重要原料。每生产燃料乙醇1吨需要消耗鲜木薯约7.5吨。图1是某省级行政区年均温分布图,读图1和材料回答(1)~(4)题。
(1)图1所示区域最适宜种植木薯的地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与化石能源相比,种植木薯、发展木薯燃料乙醇的优点是( )
A.节约土地资源B.原料有可再生性
C.减少原料运输量 D.原料适宜长期储存
(3)该区域地势总体特征是( )
A.西北高东南低 B.东高西低
C.中间高四周低 D.南高北低
(4)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是( )
A.地下水 B.大气降水
C.湖泊水 D.冰雪融水
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2)题。
图1
(1)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图中所示区域最适宜发展的产业部门是( )
A.水产品养殖 B.棉花种植
C.林产品加工 D.水力发电
(2)在图中所示的区域,a~b路段容易遭受自然灾害,主要是由于沿线( )
A.山体坡度大
B.地表崎岖不平
C.河水流速快
D.泥沙淤积严重
图1是我国玉米主产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与丙地相比,甲地玉米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有
A.热量更丰富B.地形更平坦
C.土壤更肥沃D.水源更充足
(2)提高乙地玉米单产的有效途径有
A.扩大播种面积B.提高机械化水平
C.选用优良品种D.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引起了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的分异。图是1999-2011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1999-2011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的特点是
A.耕地面积加速下降
B.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C.2003年以前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同步下降
D.2003年以后耕地面积下降速度趋缓,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2)2003年以后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减少趋缓 B.转基因技术广泛使用
C.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D.农业生态显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