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雅典民主制,有人认为,“就是这种民主政治才是灭亡古希腊的真正的罪魁祸首”。以下对雅典民主制的叙述,能证明上述观点的是
A.雅典的民主,只是城邦公民内部之间的民主 |
B.轮番而治与抽签选举,导致权力的滥用与误用 |
C.直接民主,使不同素养的人享有相同的政治权利 |
D.妇女与奴隶被排除在民主之外,激化了社会矛盾 |
1936年12月28日,美国《时代》周刊以大量篇幅报道了西安事变,而封面人物选择的是正在视察军队的日本裕仁天皇。这反应映出《时代》周刊
A. | 意在鼓动日本,实现东亚共荣 | B. | 希望示好日本,结成美日同盟 |
C. | 主张压制中国,渗透美国势力 | D. | 关注中国局势,担心中日战争 |
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表2显示了四川学者吴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时的消费情况。根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
表2
类别 |
成都(﹪) |
北京(﹪) |
衣食住宿 |
68 |
23 |
书籍教育 |
23 |
32 |
娱乐享受 |
9 |
45 |
A. |
当时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比成都高 |
B. |
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业发展部不平衡 |
C. |
吴虞到北京后消费结构有所变化 |
D. |
当时成都的享受型消费场所过少 |
1912年6月出版的小学教材《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介绍了两个月前泰塔坦尼克号邮轮遇险事件(图6)。这反映出
①教材编撰者关注国际时事
②教材编撰者倡导人性向上善
③民国初期公民教育成效显著
④民国初期妇女地位显著提高
A. | ①② | B. | ②③ | C. | ①④ | D. | ②④ |
康熙帝晚年曾说:"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这表明康熙帝
A. | 对西方文化的力量已有警觉 | B. | 认为中国迫切需要学习西方文化 |
C. | 对西方文化具有深入的了解 | D. | 已经感受到西方文化的巨大压力 |
文艺作品可以帮助我们捕捉历史的信息。回答问题。
1. |
图是成都地区出土的东汉说唱俑。作为历史材料,它()
|
2. |
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边境百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感慨他们生不逢时,"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