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中有为新中国核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朱光亚,有为人民群众奉献一生的党的基层干部杨善洲等。“感动中国”人物普遍具有坚定的道德信念、忠诚的爱国之心、忘我的奉献精神和无私的人间大爱。这表明

A.道德信念对每一个人的成长起决定作用
B.世界观是人们自觉形成的哲学思想体系
C.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D.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1年9月30日,四川全面完成灾后重建任务。其中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三年来,当地政府积极修复都江堰建筑群等一批文化遗产,重新修建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羌寨建筑。重视培养羌绣、羌笛演奏等传统艺术的新传人,鼓励编排《羌魂》等原生态歌舞作品。回答22—23题。
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
①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羌寨建筑,既参考了羌族古建筑的风格,也结合国内外现代建筑节能环保的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羌族建筑文化,这说明
①羌寨建筑是对传统建筑的继承,是展现羌族文化的重要标志
②羌寨建筑文化产生过程是在借鉴中、西文化的基础上推出新文化的过程
③羌寨建筑文化体现了明显的区域特征,具有独特性
④羌寨建筑适应了时代的要求,具有时代精神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某市教育、宣传、共青团等部门开展了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开展这项活动意义在于
①推动传统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拓展文化传播的手段
④推动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徐悲鸿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并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中国画当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他的素描、油画则渗入了中国画的韵味,因此他的作品融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范。这表明,文化创新的过程是
①改造传统文化,创造新文化的过程
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过程
③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
④开展文化合作,消灭文化差异的过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听到的是京腔京韵的侯宝林的相声,看到的却是卡通人物在说学逗唱;看到的是原汁原味的生旦净末丑的表演,听到的却是流行歌曲的韵律。借助Flash等现代技术手段,传统戏曲也逐渐地被“80后”甚至“90后”所喜欢。传统戏曲的这一个“漂亮转身”说明

A.文化创新的立足点在于满足更多人的需要
B.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工具便能实现文化创新
C.文化创新不仅需要继承更需融入时代元素
D.文化创新需要注重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春秋战国时期的形成的“和为贵”的价值追求,在今天依然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这表明

A.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来源
B.文化决定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C.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
D.文化发展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