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言简意赅的成语,凝结着深刻的生活智慧。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有
①刻舟求剑——静止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②画龙点睛——重视解决主要矛盾
③见仁见智——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④胸有成竹——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是当前“三农”问题的突出现象。农村人口外流在促进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农业农村的发展缺乏务农劳力的“农民荒”以及相应的一系列问题,从辩证法的总特征看是因为()
①联系有客观性和多样性②辩证的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后生家每临事,辄曰:“吾不会做。”此大谬也。凡事做则会,不做则安能会耶?从哲学上看,这段话说明()
①会做与不会做因人而异②会做与不会做的转化条件是做不做
③会做不会做取决于是否亲自去实践④会做与不会做构成矛盾的两个方面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②④ |
中国科学院2012年7月29日发布了一份关注中国GDP发展质量的报告称,与以前的绿色GDP相比,中国GDP质量指数并非只侧重考虑资源与环境代价(自然资本),也平行考虑社会和谐与民生幸福(社会资本),还考虑发展观念与管理水平(行政资本)。这表明()
①GDP的增长,就是国家财富的增加和居民幸福指数的提高
②中国GDP质量指数比中国绿色GDP指数更科学合理
③优化中国GDP质量指数以促进产业经济结构调整为目的
④我国更关注可持续性发展和居民的幸福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农业科技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某地大力推广高效节水技术,促使种植业向作物、品种、施肥、灌溉、管理“五统一”的方向发展,形成了“农民用水者协会+专管人员”等节水灌溉与经营管理的融合模式。这说明,农业科技创新()
①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发展 ②改变了农村集体经济的性质
③促进农业资源的市场化改革 ④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水平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很多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短板。某市创新思路,用独有的生态资源,打造出了一个各类高端客户、画家、作家、企业家的聚集地,既构建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又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高地。该市的做法有利于()
①进一步发挥生态资源的作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②实现生态建设取代工业建设,提高生态保护水平
③满足人民日益多样化需求,不断改善生活质量
④发展传统产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